5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數據顯示,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按慣例,深圳市的人口普查結果,也將于近期公布。深圳作為移民城市,人口虹吸能力驚人,深圳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規模均在持續攀升,作為面積較小的超大型城市,千萬級的人口規模,正在給教育、醫療、養老等城市保障體系帶來巨大壓力。
4月27日,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開幕,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做大會報告,這份統領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重要報告,用專門段落闡釋深圳人口中長期發展規劃。報告明確表示:人口規劃應均衡發展,要與產業、城市協調發展,并強調將優化完善積分落戶政策。而在此前,若干信號亦在提示,深圳人口政策調整在即:2020年初,深圳積分落戶審批暫停,深圳市人社局在回應市民提問時反饋,待人才引進政策修訂完善后才會重啟,而來自深圳警方的消息稱,受名額限制,近兩年父母隨遷入戶亦有積壓。
人口規劃風向標:
人才入戶量不設指標數量上限
5月11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總人口為14.1178億人,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其中,廣東全省常住人口為人,自2007年以來,廣東連續14年常住人口規模居全國首位。與2010年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長20.81%。
具體到深圳市,2019年底時常住人口1343.88萬人,相比1979年的31.41萬,深圳的人口規模40年間增長約42倍。
4月底召開的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作的黨代會報告用專門段落談及人口問題:要促進人口中長期均衡發展。制定人口中長期發展規劃,人口與產業、城市協調發展。充分釋放人口新紅利,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優化完善積分落戶政策,穩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深圳的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對人口的規劃和發展十分重視,這與深圳“綜改”方案要求也一致。而作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型城市,深圳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人口規劃和發展實屬必要。
值得留意的是,2010年末至2013年末,深圳每年常住人口的增量還少于10萬人,但進入2015年后,每年人口虹吸力度開始放量攀升,2015年至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的增幅均維持在40萬-60萬的高位,五年間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近266萬人。
相關的政策背景為,2016年8月,深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人口服務管理的若干意見》、《戶籍遷入若干規定》等文件,提出將純學歷型人才落戶門檻放寬至大專及以上,對人才入戶量不設指標數量上限,這也被視作深圳加入城市“人才爭奪戰”的一個風向標。
人口紅利發生轉移
且看新紅利如何充分釋放
當時間進入到2020年后,深圳的入戶政策悄然發生變化,當年年初,深圳積分落戶審批暫停,深圳市人社局在今年3月下旬回應稱,待人才引進政策修訂完善后才會重啟,而來自深圳警方的消息稱,受名額限制,近兩年父母隨遷入戶亦有積壓。
第七次黨代報告提出,要促進人口中長期均衡發展。制定人口中長期發展規劃,人口與產業、城市協調發展。這份關乎深圳未來發展的重要報告,強調了人口要與產業、城市協調發展的重要性。人口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其數量、結構與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是影響城市發展和城市競爭能力的基礎性問題。在此次深圳黨代會報告中,還強調了人口與產業、城市協調發展的重要性,也重視人口紅利對經濟的發展作用,并提出了“人口新紅利”這一新提法。
深圳市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政策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梅認為,隨著深圳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人口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專家們在研究深圳的人口紅利都會提到人才紅利的說法。因為深圳是以科技創新,以各種創新驅動發展的城市。作為創新驅動力,人才就很重要,深圳早期的發展主要是加工貿易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現在及未來的發展以創新驅動發展,必然更注重人才的吸引,吸引更多的知識、智能型人才。
深圳對人才一直秉持開放的姿態,以政策及平臺優勢吸引各方人才。近年來,深圳系統重構人才政策體系,力度空前建設重大平臺,聚焦人才所需優化服務,推動形成了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目前全市科技人才超200萬,各類人才總量達600萬人。
在專家看來,隨著深圳發展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型城市,人口形勢更加復雜,人口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更加緊密,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更加顯著,強調人口與產業、城市發展的協調性,意義重大。
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城市發展不能只考慮規模經濟效益,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
在此背景下,深圳人口政策急需謀劃成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東風力量,而推動人口與產業、城市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才能創造有利于城市發展的人口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疊加優勢。
【展望】
人口新紅利形勢下
更需提升民生領域公共服務水平
入戶政策幾乎最為寬松的深圳市。近日,深圳市發改委答復市人大代表建議時坦言,如實施代表建議的敞口式政策,深圳作為超大城市,戶籍人口增長或將面臨失控局面,造成人口劇增,因此不宜再放寬。稍早前的3月下旬,深圳市人社局在回應市民疑問時亦承認,“人才引進積分審批”業務確已暫停,待人才引進政策修訂完善后才會重啟。
深圳是座外來人口居多的城市,落戶是不少“深漂”的目標,因此入戶政策的變化一直備受關注。近日,市民黃先生告訴南都記者,他是一名外地市民,一直想通過積分入戶的方式,成功拿到深圳戶口,但積分入戶深圳的申請窗口自從去年初關閉后,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還是沒有消息,因此他關心積分入戶深圳的窗口是否重新開放?!霸谏钲?,公辦學校的學位比較緊張,相比之下,深戶小孩上學比非深戶更容易申請優質學位,所以我也想爭取辦好一個深戶?!秉S先生說,為了子女教育問題,他迫切想要辦理深戶,但如今深圳市人才引進積分審批業務暫停,給他帶來一定困擾。
深圳市發改委近日答復市人大代表建議時稱,深圳遷戶門檻條件設置需與深圳綜合承載能力及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相適應。人口政策的制定與調整必然要考慮公共資源服務的相適性?!笆濉币詠?,深圳在教育、醫療、住房等主要民生領域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伴隨戶籍人口的持續增長,也在讓這座城市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基礎配置開始感受到新的壓力。大規模的中小學建設、醫院建設和軌道交通建設,正在快速推進之中,但上述民生領域供需矛盾依然較為突出。
為此,南都記者調查了教育、醫療、養老所面臨的壓力,及政府將采取的應對措施和解決辦法,來提高民生領域公共服務水平。
教育
新增學位數量和增速均居全國首位
“十三五”以來,深圳新改擴建198所公辦中小學、新增近400所幼兒園,新增39萬個學位,基本保障全國最大規模移民城市常住人口的入學需求。但每年涌入深圳的數十萬新增人口和24萬新生兒,使得深圳學位仍存在供需矛盾,教育質量均衡化發展亦是焦點。
深圳市人大代表楊瑞就提到,當前深圳土地資源緊缺,就學位建設問題來看,現有的學校超大班額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突破目前挑戰,實現教育質量均衡化發展還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基礎教育累計新增公辦學位64.1萬個,新增學位數量和增速均居全國首位。擴大學位供給是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重要保障。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位建設,把教育的問題解決好;把財政增收的部分全部用來辦教育等民生事業,把全市最好的土地用來建學校。
深圳人大代表楊瑞表示,深圳作為全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的一線城市,其實這幾年在教育上面有是有“欠賬”的,但是從現在的“十四五”規劃來看,教育的“欠賬”是一定會補上的,這也是市委市政府對深圳民生項目大力度重視的一個重要信號。
醫療
累計投資1500億元,資源配置大幅增加
醫療曾被稱為深圳民生領域“短板”,但經過十年醫改,通過政府持續投入,深圳醫療短板在補齊,大病不出深圳基本實現。不過對于深圳衛生健康事業來說,仍有問題需要解決。
展望“病有良醫”奮斗目標,要實現深圳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總體醫療水平距離國內一流仍有差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仍有不少短板、漏洞,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居民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層衛生健康資源配置依然不足,健康深圳建設新格局需要深化拓展,落實衛生健康先行示范和綜合授權改革仍有不少體制機制障礙。
“十三五”期間,深圳政府持續加大衛生健康投入保障力度,累計投資超過1500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2.51倍。深圳規劃117項醫療衛生建設項目,新建項目重點向原特區外傾斜,83項布局在原特區外,完成33家醫療衛生機構新改擴建工程,新增三級醫院23家、社康機構125家。
養老
深圳人口老齡化增長快密度高
將形成“四級養老服務網絡”
作為年輕的移民城市,深圳也面臨老齡化的壓力,老年人數量并不少,截至2019年底,深圳全市有33.76萬戶籍老年人,還有大量來深居住的非戶籍老年人。
為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面對“增長快、密度高、候鳥型、空巢化”等深圳特有的老年人口發展趨勢,面對“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堵點”和“痛點”,深圳迫切需要加快應對老年化的布局,從制度建設、設施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好籌劃,做到“有備而老”。
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市共有養老床位張,能夠有效滿足深圳老年人養老床位的需求。對未來深圳居家社區養老規劃,深圳市民政局表示,將以便捷化為方向,構建街道、社區、小區、家庭“四級養老服務網絡”。
統籌:南都記者張小玲
采寫:南都記者蔡宇晴朱倩李榕何思敏張小玲
南都制圖: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