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評論+轉發
“QS前10照樣比不上國內985畢業,原裝出廠就是比舶來貨強?!?/strong>
“只有留不下的人才會回來吧,留得下的人何必回來加劇內卷?”
類似的言論在網上持續發酵。
作為這一屆留學生,無論你做了什么樣的選擇。
似乎總有著說不完的偏見和狹隘。
又是一年畢業季,留學生始終繞不開這樣一個選擇。
回國亦或是留下。
隨著留學熱的席卷,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開始轉向國際賽道。據權威專家預測,在2022年中國留學生人數將會突破1000萬大關。
1000萬意味著什么?
從教育部最新數據來看,截止到目前全國留學總人口僅519.49萬人。
而2022年如果達到了1000萬,等于是翻了一番。誰也不曾想到后疫情時代,留學熱度依舊不減反增。
但也正因此,在供過于求的時代背景下留學生身價貶值的問題經常被推上風口浪尖。
像“留學花費百萬,畢業回國工資2000”的新聞時常被爆出,可謂是賺足了人們眼球。
媒體的渲染加上這一撮人出國后大多與國內文化脫軌,留學生的形象在近年來失真的尤其嚴重。
動輒就被圈外人扣上“人傻錢多”、“海歸水碩”、“HR沖績效備胎”等帽子。
事實上,這些人遠比大家想象中要受就業市場偏愛。據數據統計,留學生平均工資已經連續三年上漲了,部分優秀的國際復合型人才各大企業甚至搶著要。
這點,就連官方也不例外。
就在最近,不少協會和國企不僅直接開設了留學生專場校招。
甚至專門為這一小撮人開放了大量校招崗位。
尤其是對外貿易這塊,更是明確地指出:海外經歷優先、英語好優先…
就差直接點名說非留學生莫屬了。這樣的偏愛,可以說是十分明目張膽了。
除了市場喜愛度問題,留學生的真實身價和去向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
今天作者就和大家聊個明白。
為給到大家最真實的海歸薪資情況,作者翻閱了大量資料,終于找到了一份長達327頁的客觀數據。
從最新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曝光的數據來看:海歸畢業后三年的平均月收入為元。
雖說不至于人均過萬,但三年過萬的留學生并不少見。
如此看來月薪2000就是個別現象,不能一概而論留學生的身價問題。
另外根據大數據分析,作者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這一屆留學生不僅被國企優待,而且就業的第一意愿也是體制內。
妥妥地雙向奔赴。
從《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公布的數據中不難看出,這一屆應屆生最愛的TOP5公司分別是:中建集團、華為、工商銀行、國家電網、騰訊。
TOP10企業更是被國企和互聯網/科技公司瓜分,其中國企以絕對的排名優勢占據優先級,就連一向出挑的字節跳動公司這次也不得不退居第9名。
與此同時,根據《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查報告》來看,44.4%的22屆畢業生希望去國企就職,意向去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的應屆生占比分別為14.17%和9.4%。
而意向去民營企業的應屆生僅為17.4%,相對于去年的19%,出現了進一步下降。
不得不說,國企以碾壓之勢正成為疫情時代這一屆應屆生最青睞的單位。
其中中建五局更是對外官宣喜歡世界排名前500的留學生,而中國外運點名歡迎留學生的加入。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國企今年對留學生簡直是求賢若渴。
例如,中遠海運租賃開啟23提前批,開放人資、戰略等大量職位。
這些都只是國企招聘的冰山一角。
除了工作穩定不加班,國企的薪資福利堪稱打工人的天花板了。
就拿中國電科來說,本科畢業就動輒年薪10w起步,碩士更是能達到20w/年。
除了薪資,國企的福利才是妥妥的殺手锏。
六險二金,帶薪年假,餐補房補安家費、人才補貼、無息貸款是基本配置,部分國企還能解決一線城市戶口。
試問這樣的單位,誰能不愛?
看到這里有人不免會說:“國內應屆生已經這么卷,“不差錢”的留學生進國企就是赤裸裸地搶奪資源?!?/p>
你覺得留學生回國進國企會加劇內卷嗎?
附:秋招信息匯總
想要了解更多招聘信息,敬請關注CSO黑馬求職營。
作者:Mary
責編: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