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讀博就像一場賭博,“一入紅門深似海,從此半點不由人”。
還時不時曝出一些負面新聞。
但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的選擇讀博,博士生學歷真的那么重要嗎?
知乎的這個問題下面,高贊回答TOP1,是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的一位博士。
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從碩士抑郁,到發現科研新大陸,而后讀博、放棄博士后,以及工作、創業,這一路上的艱辛與收獲。
他的故事打動、鼓舞了許多網友,第一次的回答(刪過一次)便攬獲了近4萬的贊同。
甚至許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是他們在知乎上看到的最好的故事。
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回答,讓網友們受鼓舞至此?
今天我們整理了這篇文章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博士生學歷真的很重要嗎?
用講道理的方式去說服一個人接受你的觀點,通常是很難的,那我就講講自己的故事吧,很長,要表達的,都在里面了。
時間拉回到十六年前,2004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我和師兄、師姐蹲在冷呵呵的實驗室里,看著面前那臺嶄新的機器,嘎吱嘎吱向外噴涂著被融化后的ABS樹脂。對于研一的我來說,一切是那么新奇和高端。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導師的一個教育部課題,基于RE(reverseengineering,逆向工程)和RP(rapidprototyping,快速成型)的機械零部件快速設計制造。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十二年后,也就是2016年左右,這項技術突然火了起來,換了一個叫“3D打印”的名字,變成了可以改變世界的技術,做一份PPT能很快拿到千萬級的投資。但這一切都和我無緣了,因為在2005年夏天,師兄帶領師姐成功發表了4篇核心期刊論文,而我還沒來得及動手,導師的項目就成功結題了。
然后他和其他導師合作,拿到了一個牛轟轟的863項目,兩千萬經費,我的“3D打印”之夢就此破滅,被迫轉行。我可是給楊叔子院士寫過郵件,和他探討過RE/RP技術前景,他還鼓勵我好好干呢,嗚嗚,拜拜了。
導師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不要氣餒,能力更大的人要承擔更大的科研任務。我感覺他是在忽悠,但我沒有證據,只是很惋惜費了我1年時間、足夠發表2篇論文的實驗數據。那也是我的心血呀,最后我忍痛把數據都送給學院里另一位工程碩士,保障他順利畢業了,他非常感激我,請我在學校后門吃了一頓酸菜魚。那個酸菜魚館再向北走200米,是寬闊的長江,江里的魚都很美味,值得我們每個從這里畢業的人,畢生懷念。
日子還要繼續,我收拾心情,轉向863項目的研究工作。只是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項目,它深刻的改變了我后來的人生。
在2005年,我參與的這個863項目可以說相當前沿和新潮,我負責的那部分研究內容,需要制備高性能、低表面粗糙度、納米級的磁性薄膜(NiFe、CoFeB之類的)、搭建一套穩定的飛秒激光泵浦-探測(pump-probe)實驗平臺、編寫數據采集軟件并借助Matlab進行數據處理和運算,通過研究軟磁薄膜與飛秒激光相互作用的超快瞬態動力學效應,為研發面向未來的太赫茲器件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驗基礎。
這對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我來說,簡直一臉懵,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太高端太刺激了,又因為自己啥也不懂而感到深深的自卑。在這種自卑感的驅動下,我的苦逼日子開始了,連續一年半的時間,我沒有在晚上11點前回過宿舍,一直做的事情只有三件:查文獻,做實驗,編寫Matlab。
有那么3個月的時間,我一直處于抑郁狀態,因為辛苦做出來的實驗數據,波形上總是有異常的震蕩和雜波,我一遍遍的用磁控濺射方法制作薄膜、一遍遍的檢查pump-probe平臺、一遍遍的檢查數據采集軟件,最后我崩潰了,因為根本發現不出什么問題,每個環節都好像是正常的。3個多月過去了,我差不多也得上抑郁癥了,和女朋友也時不時的吵架,一切都是灰暗的,看不到希望。
那是一個極其偶然的下午,我繼續穿著凈化服,在潔凈室里的激光平臺上重復著實驗,妄圖優化并查找出問題根源。潔凈室有一扇封閉的玻璃窗,有個師弟坐在窗外的電腦前勤奮的工作著。我神經兮兮的盯著數據采集界面,祈禱不要悲劇重現,可是震蕩和雜波還是如約而至,盤踞在實驗數據界面。壓抑的實驗室里,我分明聽到響亮的打臉聲,啪啪啪啪,令人頭暈目眩,眼冒金星,孤獨而絕望,那一刻,我想死的心都有。
突然,有人在實驗室外大喊師弟的名字,說他女朋友在外面等他,這個有點莽撞的家伙,猛地站起來往外跑,然后悲劇發生了,他一腳踢掉了他那個臺式電腦的機箱電源,笨重的CRT顯示屏一下熄滅了。師弟大喊一聲臥槽,因為他那臺電腦是實驗室的頂配,里面每天都在不停的運行模擬程序,機箱和顯示器都貼了紙條不準關閉,這一關機,跑了7~8天的模擬進程,大部分都毀掉了。我兩步走到窗邊敲了敲,看著師弟灰白的臉色,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隔著玻璃大聲說“導師估計要砍我了,好幾個人都等著我的模擬結果呢”,我滿是同情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目送他慢慢走出去了。
我兩步走回去,又開始觀察實驗結果,我發現竟然出現了奇跡,從2分鐘前,也就是我走過去看師弟意外關掉電腦的那一刻,數據波形上的震蕩和雜波消失了,光滑平順接近完美,階躍突變的信號響應也如高臺跳水下落般的完美曲線,這就是我苦苦追尋了一年想要的實驗結果啊,我激動的要哭了好嗎?
看著被師弟熄滅的顯示器,我恍然大悟,這種CRT的垃圾顯示器,后方會產生大量的電磁輻射,一般情況下也沒什么影響,但是我的pump-probe實驗,需要良好的電磁屏蔽,激光鎖相放大、震蕩、弱信號采集都受不了CRT顯示器的干擾。很快導師把CRT顯示器都換成了液晶,把所有的電腦都搬離凈化實驗室,還給實驗室的墻上加裝了電磁屏蔽網,同時也給師弟的頂配電腦裝了不間斷備用電源,防止他再把電腦關掉。
后來的碩士階段,沒有了懸念,我得到了大量完美數據支撐研究結果,科研之路如開掛一般,發了好幾篇論文,還在畢業前收到了SCI期刊PhysicaB的錄用通知。盡管當時影響因子只有1不到,但是碩士就發SCI期刊論文,在只會發中文核心期刊和EI會議論文的機械學院,還是引起了很大轟動,導師也覺得挺有面子。
我閉著眼睛就能畢業了,心態輕松愜意,和女朋友也不吵架了。但很快我又遇到了新的困惑,我雖然用實驗驗證了飛秒激光和磁性薄膜相互作用的超快動力學現象的確存在,但背后存在的物理機制以及它能夠應用到哪些具體的方向,我完全想不明白,我也不知道實驗結果的理論基礎在哪里。
我和導師去探討,他覺得我想太多了,他說這是和基礎學科相關的,我只是看到了表面,并沒有深入進去。但當時的我,內心經歷了科研過程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狂喜,我已經愛上了這種感覺,我想把這背后一切搞明白啊。我想繼續糾纏著導師,他又拿到了新的課題,沒空理我了,給我丟下一句話,想把理論搞明白,就去讀博士吧。
研三的十月份,大家紛紛開始找工作了,那些研究模具、精密加工、電氣控制的同學,很快都拿到好幾個,我唯一的一次面試,是上汽到學校招聘,有個師兄是上汽的中層領導,回來面試我們。輪到面試我的時候,他拿一罐可樂,說“師弟你幾分鐘可以把這個造型做出來?”,我苦笑了一下,我說Pro/E和CATIA都沒學啊,我研究磁性薄膜和飛秒激光去了。師兄笑著說你這個太高端了,我們不需要這么深奧的,然后我就被刷掉了。
這么高端的研究方向,工作肯定是不好找的,面試過這一次,我再也沒去面試過了,因為我之前已經查好了,國內有個課題組研究磁性薄膜和MEMS芯片方向,我也和那邊打過幾次電話交流了,我想要的答案,那些潛在的電磁學機理,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碩士階段告一段落,博士階段的故事更精彩。
考試,復試,收到錄取通知書,告別碩士的導師,告別碩士生涯,博士階段就開始了。令我感到很滿意的是,這里真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地方,課題組的幾個牛人,有精通電磁學理論計算的,有精通薄膜制備工藝的,有精通基于薄膜制作MEMS芯片的,真是太爽了,學院里還有一條3英寸的芯片流片線,這下從理論到實驗再到具體的芯片產品制造,都齊全了。
反正不知道別人是什么感覺,我覺得自己就像進入了阿里巴巴的寶庫,我延續了碩士時期的風格,一頭扎進實驗室里,就不怎么想出來了,像海綿一樣吸取養分,向別人不斷的請教。在碩士階段的基礎上,我基于NiFe和CoFeB材料的軟磁薄膜性能越做越好,我不但會用磁控濺射機,我還學會了用氣相沉積設備、外延設備、硅刻蝕設備、離子束濺射與刻蝕設備、光刻機、電鍍設備、燒結爐、離子注入摻雜設備、SEM(掃描電子顯微鏡)、XRD(x射線衍射儀)、VSM(振動樣品磁強計)等一系列設備。
管理實驗室設備的老師,都把我收為關門弟子了,晚上如果他有事,下班時都把鑰匙給我,讓我關凈化間的水電氣,早上再老早過去開實驗室。實驗室的設備加起來上億,對我也是真的信任了,這也讓我比別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自由度去做實驗,加速了我的科研進程。
而且我跟著師兄學會了手撕麥克斯韋方程組,我有個100多頁的演草紙,上面全是手寫的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的計算過程,我把麥克斯韋方程應用于求解軟磁薄膜的高頻磁阻變化以及隨外界磁場和電場變化的響應曲線,得到的結果可以直接擬合實驗結果,相似度非常高,然后就可以用理論計算得出的優化參數去指導實驗工作。
當時有個磁阻變化率的指標,我可以和全球幾個主要的相同研究方向的課題組一決高下,經常是他們做到30%,沒多久我40%的結果就發論文了,然后看到他們刊出的65%的論文,我已經做到80%了,后來根據理論模型得到的參數,我不用制備薄膜的方式了,換成磁導率更高的薄帶材料,指標竟然可以做到200%以上,導致國外的幾個競爭對手很眼紅,就趕緊跟著換材料、發論文,和我們進行比賽。
我超級享受這樣的過程,中間還會和他們互通郵件聊一聊,就好像兩個拳手打擂臺賽,休息的間隙還在交流你用什么牌子的蛋白粉啊,你平時吃牛肉還是豬肉啊之類的,感覺既好玩又好笑。
2008年暑期,是我論文最高產的時段。我的實驗工作進展順利,手里的數據很豐富,我首先想到的是PhysicaB,畢竟我是老客戶了,我翻出了之前發論文時給主編寫過的郵件,追加了一封郵件,大意是我換了新的研究環境,有了新的研究進展,希望能把一些重要的結果在他們論文上分享給全球的同行們,然后我還說,你應該知道,現在北京正在開奧運會,希望你多關注這場盛會并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然后我把投稿的論文編號也發給他,希望他能關注并處理。
沒想到,過了不到1天,主編給我回復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郵件,感謝我對他們期刊的關心,并說自己最喜歡看跳水和體操類比賽,講了幾個我不知道的名字的運動員,最關鍵的是,他說收到我的投稿了,會盡快讓同事處理。
然后,我的這篇SCI論文從投稿到修改到接受,只用了26天的時間,你說老外不講私人感情嗎?我覺得他們肯定是講的,畢竟都是人嘛,和你聊的很好,而且你的論文做的工作又不錯,加急給你發表了,也就是他們舉手之勞的事情。老外也都講感情,這個發現對我產生了很大影響,我每次投稿都要找個主編或副主編郵件聊聊天,結果2008年的暑假,我搞定了3篇SCI論文。
有時正在看中國隊的比賽,奪冠熱血沸騰的時候,一封郵件提醒彈出來,是SCI核心期刊的論文錄用通知,那種美妙的、刺激的、眩暈的愉悅感覺,不做科研的人永遠體會不到,科研成就帶來的愉悅是永恒的、健康的。
這樣的日子過了1年多,有一次和導師聊天,他說一直在思索除了單純的做器件追求性能,他更想把器件具體的應用到某個方向,開拓出一個應用領域,但這幾年下來,他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方向,如果找到了這樣的方向,他很想發一篇Appliedphysicsletter的論文,這是他年輕時候的一個小心愿,不過到現在還沒實現。我聽了心里一哆嗦,這怎么和我最近幾個月在實驗室里沒事瞎琢磨的想法那么一致呢?
我也想干這個事啊,我都琢磨了很多具體方案了啊,你不問我都不知道怎么說啊,我努力幫你發個APL圓夢好了啊。再加上我平時也關注娛樂新聞,當時張國榮自殺還沒幾年,梅艷芳也患了宮頸癌去世了,我因為《胭脂扣》喜歡這兩位明星,心里惆悵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看了一篇國外的報道,梅艷芳的去世是因為當時對宮頸癌的HPV病毒沒法做到早期篩查和分型檢測,HPV病毒有很多個亞型,最致命的有6種,每一種對應的治療手段和用藥都要有所區別的,所以不能做到早期篩查會出人命(因為早期的病毒在體液中的濃度含量很低很低),篩查出來之后,無法做到精確分型,也會因為治療手段的不太對癥而延誤治療。
這些事情,我都考慮過很多天了,我一直在想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導師既然主動提起,我立刻滿懷激動的和導師談了2個小時,并把我的具體實驗方案和如何檢測講了一遍。
導師聽完以后一直笑,可能他也覺得我講的不錯,問我這些想法怎么來的,我說我天天都在考慮這些東西啊,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我這2月和搞生物檢測的另一個同學談過幾十次了,他說針對HPV每個亞型目前已經有特定的標記物了,每種標記物只認識對應的其中一個亞型,對其他的都熟視無睹,標記物就像觸手一樣,會緊緊的抓住它認識的那一個亞型的病毒細胞。
我在內心大喊,思路來了:我用納米磁性粒子修飾到病毒細胞表面、用微流體芯片分成不同檢測區域、每個區域修飾不同的標記物、每個區域的標記物對應抓取不同的HPV亞型細胞、哪個或哪幾個區域細胞抓的多、哪幾個區域的納米磁性粒子就多、我的傳感器去檢測哪幾個區域的磁型號更強,不就可以檢測出體液樣本中包含哪種或哪幾種HPV病毒了嗎?而成熟的PCR擴增技術又可以解決早期病毒細胞濃度極低而檢測不到的問題,從而解決早期篩查的困擾。
怎么做高性能傳感器、怎么刻蝕微流體芯片、怎么制作納米磁性粒子、怎么在微流體芯片檢測區域表面修飾標記物、怎么在病毒細胞表面修飾納米粒子、怎么PCR擴增、怎么處理弱磁檢測信號,我和同學兩個人一合作,全部都搞定了啊。
興奮,激動,我一下子又找到了碩士階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感覺,我仔細查過文獻,全球的科研圈,壓根沒有人用我們這種傳感器做過這樣的研究,這次導師主動找我聊,正好我把想法全盤托出。導師繼續微笑著看我,當場批了10萬塊的預算,讓我買各種耗材就開始整了。
2009年,整個一年我都很忙碌,按照之前的思路,各項試驗進行的很順利,我們一氣呵成,在APL上刊出了研究成果,主編對我們還美言了一番,感謝選擇他的期刊之類的話。反正也不重要了,我已經和導師舉杯相慶了,我幫導師完成了課題組發表APL的心愿。導師問我接下來的想法,我說我們的高性能傳感器,除了檢測HPV,還能檢測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各種標記物能識別的癌癥細胞,能早期篩查和分型檢測,我要像開掛一樣的發表論文了。
說干就干,2010年我們又轉向胃癌細胞的檢測,改進了微流體芯片和傳感器結構,順利發表了兩篇更高水平的論文,其中一篇在Biosensor&Bioelectronics上也是快速發表,這個雜志當年影響因子6.5,那時還沒現在這么多灌水的,現在影響因子都要破10了,JACS感覺到了壓力。其實按照正常的發展路徑,我接下來會成為一個科研能手,手握大把高質量論文,順便申請一堆專利,承擔各種國家的研究項目。但人生總是充滿了變化,誰又能說的清楚呢,有兩件事情的發生,對我接下來的人生方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2010年,發生了兩件對我很重要的事,第一件事是學?;静辉倭舨┦慨厴I生任教了,這讓我的導師很遺憾,原本我們計劃好讓我留校,然后在新領域大干一番,因為3年時間里,我已經以一作身份發了8篇SCI核心期刊,加上和別人合作的,共計14篇論文,影響因子累計40多了,而且手里正在做的實驗和相關結果,已經夠再發7~8篇高水平論文了,甚至沖一沖Naturematerials子刊(材料應用領域的終極神刊,影響因子40),都是有可能的。
用導師的話講,我一個人可以頂別人一個課題組加起來的成果了,但現在政策變了,我沒法留校了,他感覺非常遺憾。他建議我去國外讀博后,然后再回來學校,有了國外的經歷,就可以滿足留校資格了。因為當時那幾個和我是競爭對手的課題組,一直追我的進度,而且也在跟著我轉向傳感器進行生物檢測的方向,這三個課題組的負責人都給我寫郵件,法國、美國還有西班牙,邀請去做個博士后研究,然后可以考慮留下任教。面對導師的建議和國外幾個課題組的邀請,我最終選擇了放棄,原因是我不想繼續做科研了,我要換個人生方向。
讓我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源于2010年初我參加的一次在線會議,那是一個傳感器國際論壇,在新加坡,我因為沒有爭取到經費支持,沒能到現場參加。通過視頻,我觀看了日本那個叫Mohri的學者,做了關于磁傳感器芯片的演講,這個演講簡直給我留下了巨大的陰影,讓我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本來這個叫Mohri的學者,之前也一直在做和我們類似的器件研究,后來我們轉向生物檢測應用,他們就沒有聲音了。我因為做了一點生物檢測的工作,發了幾篇論文,就開始琢磨這個東西應該可以產業化的,但我們搭建的實驗平臺粗大笨重,信號處理都是PCB板級的電路,高頻信號激勵是買了一臺笨重的阻抗分析儀還有一臺信號發生器,整個實驗系統滿滿當當占了半個實驗室。但是,這個Mohri教授,沉寂的幾年,他竟然找到日本愛知鋼鐵投資了他,把傳感器的敏感單元、信號處理、阻抗匹配、高頻信號激勵、電磁屏蔽等模塊,全部集成化做進了一個2mm*2mm的封裝芯片里面,然后給日本的手機廠商供貨,開始做手機里面的電子羅盤和地磁方位檢測了。
這個講座讓我整個人是崩潰的,2mm*2mm的面積是我的傳感器敏感單元的尺寸,而其他的環節,我用了半間實驗室的面積,人家卻都集成都芯片里面了,而且已經過了研發的階段,而且已經給手機廠商供貨了,而且都申請了很多專利了。雖然單片的性能比我的差一大截,但在手機領域的應用,人家Mohri的產品是夠用的,我只能用一大堆笨重的儀器,去做各種生物檢測然后刷論文,離實際變成集成化的產品,還差了十萬光年距離。
我開始懷疑我的研究方向的意義,我從事應用科學研究,就是應該像Mohri一樣,把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去推動某一個產業的進步,但看著我那一大堆笨重的儀器,又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就算再牛,我一個人也搞定不了這件事,這是個系統工程啊。愛知鋼鐵給Mohri配置了50人的研發團隊,涵蓋電子、半導體、傳感器、芯片封裝各個領域的工程師,而我有什么,我就是一個孤單的螳螂,高高舉起手臂,卻推動不了事業的車輪。
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08年無意間做的一件事情,在2010年我面臨人生抉擇時,開始發揮作用了。我之前講過了,和管實驗室的老師關系處的很好,實驗室的設備我基本都會使用,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一個已經畢業的師兄,他回來學校想做一些實驗,關于陶瓷材料摻雜和燒結的東西,那兩個破設備幾乎都沒人用,像垃圾一樣丟在那里。
聽說我會使用,已經畢業的師兄找到我,給了我一些樣品,讓我幫他做實驗,我有實驗室的鑰匙,晚上10點后,其他人都走了,我一個人留下來,一邊制作我的薄膜傳感器,一邊幫師兄做樣品。2008年9~12月,4個月的時間,我做了6個批次的樣品,師兄很感激我,請我吃了一頓酸菜魚(還記得工程碩士的同學也請我吃的酸菜魚嗎?),然后給我講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希望我可以沿著這個方向做下去。我看到命運之神向我招手,他手指一個充滿挑戰的方向,讓我沖上去,挑戰未知的困難。
師兄給我的樣品是一種陶瓷芯片,是非常好的產品方向,07年國家要對機動車實施排放管制,所有汽車都要出廠強制安裝,但是當時,全球只有德國、美國、日本三家公司有相關技術儲備,中國這一塊市場注定被別人壟斷。
師兄給的樣品正是這個方向,他委托我做的樣品,經過幾家機構的檢測,性能相當不錯,接下來,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代工廠伙伴,把這種陶瓷芯片批量化生產,然后在經過集成化的產品封裝設計,把信號傳輸、熱保護、抗振動、機械固定等裝置與芯片集成起來,做成終端產品,與發動機匹配使用。國外幾家公司的技術嚴密封鎖,核心的芯片工藝沒有人能夠接觸得到,也不會對外銷售,只能靠自己做出來。我和師兄只做出了初版的芯片產品,還需要優化才能量產,而且后續還牽涉到封裝設計和匹配使用,我們對這些一無所知。
想了解全套的東西,只有到一家國外一線的汽車公司的發動機部門去工作,還要正好負責這一塊產品的開發,那就可以以客戶的身份,了解這些東西。但是說起來容易,哪里有那么正好的機會,一個大牌的汽車公司,正好發動機部門有這個新產品開發的職位空缺?
機緣巧合,天賜良機,2010年12月,某一線國際品牌汽車公司,發動機研發部招聘,有個職位專門負責這個新產品的開發,和師兄商量之后,我毫不猶豫的投了簡歷,干脆利落的被錄用了,工資對于剛畢業的博士來說也算不錯。不能讓我留校,導師為了補償我,就讓我提前畢業了,還幫我爭取到了校級優秀畢業生和校級優秀畢業論文,我很感謝他,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科學方法和科研精神,讓我終生感激。
臨走時,導師單獨和我長談了一次,他說的一番話,我覺得很好的詮釋了博士學位的意義:得到博士學位不是終點,不代表你以后能比別人成功,但博士學位能代表的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做好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就這樣,我告別了博士導師,告別了科研之路,踏上一場未知之旅,但我沒有任何猶豫,我要追尋的東西,已經不在校園里了。
不知不覺已經8000字了,博士階段告一段落,但博士畢業后的經歷會更刺激??匆粋€凡人如何在人生路上步步修煉,所有內容都是真人真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2011年開始工作了,工作的前2年,我和剛進入博士階段一樣,每天都在接觸和吸收新的東西,由于核心芯片已經做出來了,我很快能理解總成產品的各種技術細節,而且我每天在琢磨的是,如果讓我來研發和生產這個產品,我應該如何改進,可以做得更好。
工作2年之后,每次到供應商那里,他們都有點怕我了,因為我提出的問題他們已經開始回答不了,他們不敢在我面前有任何的隱瞞和虛假數據,我對產品了解的深度已經超過了他們。到第3年結束,我覺得差不多了,這個職位已經沒有更多可以讓我學習的東西了,我和師兄商量了一下,計劃第4年離開汽車公司,開啟屬于自己的事業。
但在離開之前,還有兩件事必須完成:1:和代工廠一起努力,把我們核心的芯片產品批量生產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的問題解決,成品率提升到90%以上;2:我必須自己組建創業團隊,然后去找投資機構,拿到天使輪融資。
第1件是技術上的事,總歸是能解決的,我們加班加點、多多搬磚,逐漸能達到量產的標準了,但是第2件事,我又開始懵了,劉姥姥又一次進大觀園,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做,只有查資料慢慢學著準備。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本電子書,叫《給你一個億,你能干什么》,里面有一個章節叫商業計劃書(BP)的21條軍規,特別感謝作者查立先生,我按著他講的內容,一步步操作,最終做出了一份當時自認為很滿意、但現在看起來比較垃圾的第一版BP。然后我準備各種資料,學著展示產品和性能測試報告,組建技術/質量/采購/生產管理的團隊,向別人描繪市場前景,做財務分析,做盈利預測,做現金流量預算,做SWOT,用了1年的時間,在朋友的介紹下,有兩個天使投資人的資金到位了,感謝金主爸爸,可以放開手腳干了。
2015年我從公司正式離職,最后的一年感覺挺對不起主管,我經常遲到早退,去籌備自己的事情,但主管還是寬容的忍受了我一年,大概也是因為其他人沒法專業而深刻的管理這么多傳感器產品吧。臨別時,請主管和同事們一起吃了一頓酸菜魚(第三頓了),主管祝我前程似錦,我祝他以后別再有我這么不聽話的下屬。然后他好像受到了我的啟發,在我走后的3個月,也麻溜的離職,跳槽到杭州灣南岸去了,據說工資翻了一倍還多。
2015年,我和師兄的芯片已經可以穩定量產了,我基于前面4年的工作經驗并融入很多改進優化,在2016年終于有了完全自己制造出來的總成產品,并趁熱打鐵申請了一系列專利。2016年又發生了兩件影響重大的事情,可能是我在做天使輪融資的時候,講了太多次BP,導致我的演講技能大幅提升,講起項目口才就好的不行。
我參加了一個領軍人才項目評比,滔滔不絕的向很多專家評委進行介紹,由于產品有獨創性,芯片是自主產權,而且市場前景巨大,公司成立一年就開始有銷售收入了,項目答辯取得很好的名次,拿了300萬政府資助,對創業初期起到了很好的資金補充。當地政府看我這么能講,產品又好,就慫恿我去參加省里的創新創業大賽,我去了又是一頓講,拿到了第二名,領導很開心,然后省里市里都給公司獎勵,省市的領導接見我,還不停到公司走訪,給了很多支持。
他們的態度都很誠懇,能看得出對核心技術、對踏踏實實的創業者那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和鼓勵,以至于我和他們都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盡快把產業做大,打破壟斷格局,我可以收獲成功,他們能得到一家成功的企業,帶動就業、帶動稅收、帶動人才的聚集。這種良性互動的局面在中國沿海省份已成普遍現象,讓更多的技術型企業成長起來,是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成功必須要做的事。
2016年的第二件大事來了,我記得那天是科技局的一位局長和我約了時間,他說每年科技部都會舉辦一次全國創新創業大賽,我在省里取得了好名次,他們決定推薦我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局長一臉嚴肅的和我說,已經四年了,他推薦的本地企業,沒有一家通過預賽并進入半決賽的。
我問大概多少家進行比賽,局長說各省推薦能進入國家賽的,基本是按照每個大的行業1000名,到國家賽的預賽里從1000家企業選出100家進入半決賽,然后半決賽從100家選出10家進入決賽,兩輪10進1之后,基本剩下的10家都是非常厲害的企業了,大家再爭冠亞軍和第三名。我說領導啊,你是不是覺得我比較能吹,才推薦我去參加的,這么殘酷的淘汰賽,我也沒底啊。領導笑了,說你這樣的博士真不多見,技術專家,口才又滔滔不絕,也不緊張,我看好你啊。
說不緊張是假的,當我一個人背著包,坐上去參加大賽的高鐵時,心里是驚恐不安的。1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們,把我丟進去都找不到在哪里,完全不起眼。但我在準備PPT的時候,一直回響著博士導師說的話,一篇論文、一份報告、一個項目,最核心的靈魂在于你把創新性講清楚,最好的創新性不是你比別人做的好,而是你做了別人根本沒做過的事情,開創了一個領域。
我的產品,放到世界范圍肯定不是原創的東西,因為有3家國外巨頭公司已經做出來了,但是放到中國范圍內,除了我根本沒有人做過啊,我決定從這個角度開始講。比賽時是10個企業分為一組,PPT講完第一遍,我以小組第一從1000個企業里殺出來,進入到半決賽;PPT講完第二遍,我再次以小組第一從100個企業里殺出來,進入到總決賽,這時,只剩下10家企業了。
出人意料的,是總決賽的前一天晚上,在酒店的會議室里,大賽的帶隊老師,把我們10家企業都召集在一起,說了一些恭喜的話,讓我們加油之類的。然后又很嚴肅的說,你們10位入選者,都是博士學位,國家想在未來的10年內,從本土選拔近萬名專家人才,入選“萬人計劃專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國家要轉型升級,要科技強國,沒有專家人才,都是空談,而這一萬多名“萬人計劃專家”,就是科技強國的領軍者,國家迫切需要你們。
這次請你們來開會,就是想告訴大家,你們都是博士,如果明天能進入前三名,科技部有一個大賽通道,把你們推薦到中組部,再經過一輪答辯和評選,就可以入選“萬人計劃專家”,希望你們把握這個彌足珍貴的機會。老師的一番話講完,我看了看其余9個家伙,好像眼睛都發紅了,身上已經散發出隱隱的殺氣,看起來明天要拼命了。不由得心中一寒,也趕緊假裝很有殺氣的樣子,不能在氣勢上先輸給他們。
回想起大家的殺氣,我嚇得夜里一直睡不著,我總覺得按照之前預賽和半決賽的套路,只講創新性是不行的,要有一些更打動人的東西。我翻出來幾只芯片樣品,小小的,拿在手里,那樣的不起眼,但又充滿了科技感和銅臭味,我盯著它們看了一個小時,我決定,我不再只是強調創新性了,我要講一個關于芯片的煽情故事。
12個小時后,我排在第6順位出場,聽完主持人的轉場介紹,我從位置上站起來,伴著場下的掌聲上臺了,PPT投放在巨大的屏幕上,鎂光燈在眼前聚焦,我看不到臺下的任何人,我仿佛回到了學校夜晚12點的實驗室里,靜悄悄的只有我一個人不停的奮斗著。
我從口袋里掏出芯片,舉在手上,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芯片的故事,這個記載了我8年青春回憶的小物件,就這樣被我舉著,竟然感覺沉甸甸的,我想起了這些年的辛勞、奮斗、挫折、彷徨、希望、喜悅、興奮、刺激,就在這個時刻,濃縮為8分鐘的演講,與大家分享吧。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細節了,只記得自己講完后,鞠躬致謝,恍惚中看到臺下有很多人站了起來,連綿不斷的在鼓掌,持續了半分鐘還沒有停下來。時間定格在10位參賽者都結束了演講,計分屏上我的名字排在第二位,我揉了揉眼睛,沒錯,我是總決賽第二名了。
科技部信守了他們的承諾,2年半之后,通過新一輪的答辯和選拔,我入選了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專家,我會和另外一萬多名專家一起,成為國家科技強國、升級轉型的領軍者,在這個古老的國家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與國外的競爭對手展開廝殺,最終殺出一條血路,加冕為王。
我和師兄創辦的公司,從16年開始到現在,每年的銷售額都以2~3倍的速度增長,后續還會增長的更快,公司的估值今年也到了5億(是估值,不是個人資產)。但我們依然買不起大別墅,不舍得換保時捷,依然加班到夜里12點以后,依然把公司利潤的大部分都投入到研發中去,依然出差的時候不舍得住超過400元的酒店,依然像守財奴一樣守著投資人新投入的幾千萬現金不敢亂花。
但我們從學院里學到的東西,還有我們可以手撕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功底,可以讓我們再開發出幾款市場容量過千億的科技產品,可以再組建幾個團隊,再創辦幾家估值超過5億的公司,再開拓幾個無人涉及的研究領域。
在美麗的麗江古鎮,有一座雪山,終年云霧繚繞,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陽光也無法穿透云層。傳說只有本領非凡、與山齊高者,才能看到云朵以上的風景。世間雖少有非凡之人,但看過者,無不終生稱道絕世美景。
不工作的時候,我喜歡叫朋友們一起打王者,一起吃雞;我喜歡沒事就去逗逗狗,擼擼貓,和小朋友一起到處玩;我喜歡所有AlanWalker的歌,不開心的時候就一直聽;我和朋友到迪廳蹦迪,吃火鍋擼串喝酒,K歌到深夜;情人節還有結婚紀念日,我給老婆買花買鉆戒買LV包;我到菜場買菜經常被坑,去小區扔垃圾沒分好類會被罵。
身邊的人,幾乎很少知道我上面講的那些碩士、博士還有創業的事情,我平時展示的,只是我想展示的,那云朵以下、接連地氣、炊煙裊裊的風景。而云朵以上的風景,只有與山齊高者才能看到,你沒看見,不代表沒有。就像你不會手撕麥克斯韋方程組,沒看過楊-米爾斯理論的推導過程,你就不知道楊振寧的偉大緊隨麥克斯韋之后,薛定諤和霍金與他相比,都是弟弟。你所看到的,只是他82歲那年,與28歲年輕妻子的傳聞。
疫情還沒爆發的1月初,我去了一位朋友的公司,他是很早就歸國的行業專家,在貝爾實驗室和西門子待了十幾年,辦了一家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然后回國創業。到公司的時候,他開發的機器人正在惟妙惟肖的講課,對著攝像頭給孩子們網絡直播,臉上的表情還可以各種變換,憨態可掬。坐在他的辦公室喝茶,桌子上也有個機器人,這位朋友和我聊他在美國的經歷,聊自己的最新產品。
然后他扶著桌上的機器人,打開一個開關說:“我經常喜歡把機器人比作我們的國家,你看頭部的這個處理器代表政治中心,胸部的電池包代表驅動發展的工業動力,雙腿是支撐國家的農業基礎,手臂代表執法機構,嘴巴代表外交和宣傳部門,體內的各種電線電纜代表交通網絡,漂亮的衣服、面容和發型代表娛樂業和服務業。”
然后他頓了一下,打開機器人的后背開關,里面露出兩個像液壓挺桿的支撐柱,牢牢支撐著機器人沉重的金屬軀體,他指著兩根支撐柱說,“搞技術和研發的都在這里了,有了我們,國家可以頂天立地的站著,不用卑躬屈膝,也不需要下跪乞求,我們是脊梁。”
如果讓我選出人生中最幸福的兩件事,那么第一件,是在大學的圖書館里遇見我孩子的媽媽,而第二件,就是選擇讀博。
僅以此文,紀念過往。
來源:知乎@時間規劃局
?參考鏈接
更多的博士介紹,歡迎持續關注《曼漢教育曼博士》,小曼會定期更新相關的博士科研干貨與博士獎學金項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