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計劃經濟時期對戶口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一方面是為了控制城市人口過快增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城鄉勞動群眾生活相對比較穩定,更好地保證城市和工業化的發展,從而形成城市和農村戶口的差異??偟膩碚f城市戶口的優勢遠遠大于農村戶口,農村人具備一定條件后才能夠轉移到城市里落戶,即取得居民戶口。當然也有極個別人主動從城市把戶口轉到農村去當農民的,對于這種操作絕大多數人是很不理解的。農民能把戶口轉移為城市居民戶口的話簡直就是一次質的飛躍。
農民
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工業產品的多少同發行的貨幣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參與工業品生產的產業工人是可以得到工資收入,發給工人的工資是必須計算到工業產品的價格中去的。工人的工資是傳統的農業從業人員以前根本沒有見過的。為了工農業生產人員的相對穩定,在計劃經濟時期把工作劃進了城市戶口的行列。他們從參加工作開始一直到退休是靠勞動獲得穩定的工資收入的。退休之后有退休金,這個錢一直要領到去世。
農村戶口下的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他們生產的農業產品交給城市的時候雖然也是按照一定的價格進行計算,但是勞動收入和需要實際付出勞動多少并不是預先設定好的,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在實際操作中也是很難做出準確預設的。因此農業戶口的勞動者的收入始終存在著不確定性,勞動收入也是比較低的,這就是農業戶口和城市戶口最大的差別所在。
城市和工商業的發展是需要有序增加從業人員的,人員的一個很重要的源泉就是農村,需要時可以讓部分農業戶口人員參加工商業生產經營,從而把他們的戶口由農村轉移到城市,人們把這種操作稱為農轉非。在計劃經濟時期享受到這種待遇的農民數量確實不是很多,但是向往轉移的人一直都非常多,由于管理非常嚴格,大多數人基本上是看不到農轉非的希望的。
工人
城市和農村戶口有很大的差別,差別就意味著城市戶口的含金量比較大,用金錢能夠把戶口進行轉移的操作被利用了起來,在當時稱為“賣戶口”,就是說掏錢就可以得到城市戶口。這種辦法使一部分人實現了農轉非,進而也解決了城市工作的問題,高高興興地當起了城市戶口的工作人員。
加入到城市工作的人員越來越多,城市有些吃不消了,對于工作崗位進行調整,減員增效、小微企業退出市場、關停并轉和下崗重新就業等一系列方式被采用,從而使一部分城市工作的人員有失去了工作,有些買戶口就業者僅僅是保住了城市戶口。
戶口溥
農民大量進城干工作,因為其身份是農民,索性把他們叫農民工,這樣一叫卻一發不可收拾,不但叫了幾十年,而且他們就業的崗位和待遇方面同城市已有的人員越來越沒有區別了。這樣城市戶口者感覺到自己在就業和領取勞動所得時和農村人一模一樣,農民工家里還有不收費的宅院,建設的房子簡直就是別墅級的,一畝三分地還可以生產糧食。房屋被拆遷了、耕地被征用了還可以獲得一大筆補償或賠償,城市戶口者開始感覺到農民戶口是很有潛在價值的。以前從農村轉出來的一些人卻又尋情鉆眼把戶口往農村轉移,這個時候的農村對于把戶口往回轉是很不樂意接受的,設置這樣那樣的條條框框就成了農村接收者的權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