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落戶常識的都知道,一般上海落戶要求居住證,社保和個稅同時滿七年才可申請,時間跨度長,審核苛刻。很多人聽說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落戶,周期短,還可以帶配偶一塊落戶,而上海有三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屬于十分普遍的存在,因此想落戶的人多方打聽,跟高新技術企業搭邊的人和機構則各種鉆營。但是,想落戶的人對落戶政策和審核規則一知半解,號稱能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服務的人和機構呢?大多也是半吊子,隨便看看政策文件,網上搜搜資料,就開干了,反正對自己沒有損失,大不了最后落戶不成功再退款唄。
高新技術企業道專業說法是叫“重點機構引進緊缺急需人才”。這里面最讓人難以琢磨的是“落戶名額”這個東西,大多數人搞不明白:我們公司有沒有名額?名額是按什么標準分配的?為什么我問人才中心,對方回復沒有名額限制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首先,“落戶名額”這不是一個在官方語境里存在的名詞。因為一旦公開確立這個概念,就意味著必須得回答一連串問題:名額如何產生?分配標準是什么?為什么我們的企業分不到名額?一方面這些問題根本無法絕對和量化地回答清楚,另一方面,這個概念容易把落戶工作給鎖死,無法再保證其靈活,有效地開展。
所以,落戶名額這個詞兒它不是公開存在的概念,而是在非公開的審核機制里發揮作用的一個東西。
一個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資源總量和人口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像上海這種地位特殊的超大型城市的人口管理工作就更為復雜,影響面也比較廣??傊?,上海既要不斷引進人才落戶促進城市發展,又不可能不做落戶總量的統籌調節。比如,如果今年落戶名額指標設定為五萬個,既要確保這些戶口指標給到最需要引進的人才,又要確保這些指標不要嚴重超標或剩余。要想實現兩者的兼顧,就必須在審核規則上保證靈活性。如果說設定一套透明量化的標準,比如什么行業,多少納稅等等就分配多少個名額,那就根本無法保證落戶審核的靈活性,也無法保證戶口指標給到最合適的人和最需要支持的產業和單位。
所以,到底有沒有落戶名額這回事兒?有。只是在決定是否發放這個名額的審核過程中,無法公開和量化這個評判標準。但總的原則是確定的,分兩層:一,單位要屬于上海想支持的重點機構;二,落戶申請人要屬于比較難得的緊缺急需人才。前者份量更重,但后者也不容忽視。就算是一家每年落戶幾十人的真正的重點機構,如果申請人是英語專業,普通行政崗,也絕對不會批準其通過人才引進落戶。什么樣的企業算真正重點機構?企業規模,納稅貢獻,從事重點產業領域等等??傊?,要么現在有實力,要么未來有潛力,那么上海就想要重點支持這家企業,支持的形式之一,就是允許你單位一些核心關鍵崗位的人才通過人才引進落戶。但沒有“重點機構”這種專門的認定稱號和資質啊,只能根據上海的產業特點在高新技術企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貿易型總部、大型金融機構、航運機構等企業類型里選擇,也就是這些企業都有資質申辦人才引進落戶。但有資質和有實力是兩回事兒,除了高新技術企業外,其他重點機構類型的企業都是大機構,肯定屬于真正的重點機構,也就是肯定可以分到落戶名額。但高新技術企業就不一定了,很多普通小企業,只是跟技術搭點邊也被認定為了高新技術企業,屬于既沒有實力,也談不上未來有多大潛力的類型,那么基本就不算真正的重點機構,也就分不到落戶名額,那個人的條件就更不用談了。
你問人才中心是否有名額限制?一定會回答沒有,一定會給你提交申請的權利,但也一定會有名額的統籌分配問題,無論最后拒絕落戶的理由是什么,歸根結底是沒夠資格分到落戶名額。
落戶疑難問題,快速落戶,歡迎關注本號,隨時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