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外人才招聘平臺Lockin發布了《2021中國海外人才職業發展分析報告》,總結和分析了最新一年的海歸就業形勢。報告主要基于對20多萬的海歸、留學生、外籍人才進行調查問卷調研,同時綜合了Lockin數據庫中6萬多家的注冊企業、150萬注冊的海外人才用戶數據,分析總結而成。
由于疫情,從2020年開始,回國好像成了留學生們一個心照不宣的默契。2020年的海歸人員較上一年猛增33.9%,應屆留學生,準備回國就業的人數,比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歸總體的2倍。
2021年,海外高校畢業生預計超過82萬人,而國內大學畢業生總規模預計突破900萬人,兩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海外畢業生就業壓力空前之大。
海歸首選未來就業城市!
上海連續三年成為留學生心目中最佳的就業城市。
越來越多的海歸將上海作為未來發展的首選城市,上海市人社局最新發布的《上海海歸300指數(2021)——城市軟實力與海歸創業生態》指出:目前,來上海就業和創業的留學人員達到22萬余人。
北京和深圳對于留學生的吸引力一直在,但和上海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對于北京和深圳,上海對于留學生更加友好,尤其是在落戶方面,政策更加寬松,名額上也沒有限制。
在這些上榜的城市中,新一線城市杭州為了搶人才,不惜慷慨發錢:應屆生只要在杭州就業,就可以領就業補貼和住房補貼(本科生1萬,研究生3萬,博士5萬,住房補貼一次性1萬)。
最受海歸歡迎10大崗位!
2019年,還是以金融行業為主,到2020年,已經變成了互聯網的天下。
更多的海歸留學歸來,紛紛躋身各大互聯網公司。
在各類互聯網公司都在企圖通過大數據,從用戶身上挖掘出更多需求的時候,數據分析崗位也就順理成章成為最搶手的崗位。
每個國家無一例外不惜砸重金尋找數據崗位的人才。
根據全球招聘公司Hays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開始,中國數據分析崗位的年薪,已經超過了日本和新加坡。
就算是入門的數據分析崗位,字節跳動就開出了3萬6的高薪,麥肯錫更是直接將平均工資給到了3萬8。
盡管這樣,中國的數據分析人才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北京平均每天的缺口就能達到上萬的人頭,并且,在未來幾年,這個崗位的缺口會持續增大,預計到2025年會達到230萬。
海歸就業薪資對比
國內高校畢業生!
在薪資部分,幾乎所有崗位畢業生的實際工資都比期望工資低。
國內高校畢業生的平均稅前月薪為8720元。
作為新興行業的自媒體/網絡主播的平均薪資最高,為元,是唯一個實際工資超出期望薪資的崗位;
其次是設計、研發和技術崗位,這些崗位具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工資也普遍較高,超過了9500元。
而客服、行政和運營等求職門檻較低的崗位,崗位薪資也相對其他崗位來說較低。
海外留學生的就業形勢相對國內高校畢業生要樂觀一些。
從數據中顯示:海歸崗位薪酬平均值為10,996元;最近一份工作的薪資為11,794元。
相比國內高校畢業生,留學生的平均薪資高出了接近2300元。
這些數據從側面證實:留學生的求職紅利還在!
3成留學生因經驗
不足陷入就業難!
在針對留學生人群進行的調研中發現:大多數海歸對于求職的期待過于樂觀。
海歸回到國內才開始找工作的人數高達33%;距離畢業1個月才開始求職的留學生比例也達到了16%。
很多留學生沒有意識到求職是一個持久戰,在求職規劃中對就業大環境過于自信,從而放棄了求職的職業規劃和前期準備。
在用人單位招聘過程中,有接近50%的企業對海歸的留學國家有傾向,更傾向于雇傭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主流留學國家的海歸。
在對候選人的要求方面,主要的3個考量因素是: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專業對口、實習經驗豐富。
這三個企業著重考慮的因素,恰恰成了大多數英國海歸求職難的主要因素。
英國授課型的碩士學習時間是一年,在這一年中,有9個月是在上課,這些課程是經過壓縮的,實際授課內容遠遠超過了9個月的內容。
剩下的3個月還要完成畢業論文,沒有足夠的時間參加相關的實習工作。
其次,現在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風口隨時在變,今天還是短視頻為王的時代,明天說不定又會出現什么,留學生在國外,掌握不到最新的行業動態。
即使在國外有相關的實習經歷,也沒辦法完全達到國內的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