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璐璐準備面試的草稿紙
記者|潘俊文實習記者|周煒皓
編輯|潘莉
“人才引進就是一個跳板?!?/p>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張瑤已經下定決心離開好不容易擠進的體制。2020年,她從互聯網大廠辭職,報名老家華南某沿??h級小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期待自己可以過上不一樣的生活,然而在一年以后,張瑤卻計劃再次改換賽道,從“圍城”中走出來。
張瑤說,她選擇出來的原因有很多:沒有落實的補貼,加班,復雜的人情世故和交際應酬。但在她身邊,更多放棄人才計劃事業編的人,則是因為找到了更好的去處——考公,獲得更加穩定的公務員編制。
夾在體制外和公務員之間,縣城人才引進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能夠提供事業編制以及不錯的薪資,但要承擔和公務員一樣的工作量,又沒有和公務員同等的上升空間。
剛剛國考“上岸”的安璐璐,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薪資更高的人才引進崗位,對于做出選擇的原因,她說得很直白:“人才引進只是作為一個備選,如果公考能上岸的話,還是會選擇考公這條路”。
1縣城重金求才
2022年5月,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上了熱搜,該縣一次性引進24名國內知名大學畢業生,其中有4名博士、19名碩士,唯一的本科畢業生來自浙江大學,而這些名校學生們應聘的崗位,則主要是縣級事業單位和鄉鎮、街道的基層工作。
近年來,基層崗位的高學歷人才“內卷”并不罕見,稍早之前的2022年2月,廣東省河源市下屬和平縣發布了本年度引進高學歷人才公告,計劃引進82名畢業生,隨后慕名而來通過資格審核的700余人中,博士有31名,碩士700多名,其余均為名校本科生,這些學生大多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也有來自美國、英國名校的留學生。
通過人才引進計劃進入體制內的張瑤回憶,在她報名的2020年,這種趨勢就已經顯露出了端倪。進入單位以后,她聽同事們談起過當時的情況,招聘中高層次人才的公告一經發出,簡歷就洶涌而來,都是清華北大復旦等院校的碩博畢業生,“導致簡歷篩得很痛苦”。
“高材生”大量涌入背后,除了事業編相對穩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這些縣城或縣級市人才引進政策給出的高收入。
根據遂昌縣2022年的引進政策,符合首次新引進到遂昌工作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高考第一分數段錄取的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45萬元政策獎勵,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則為75萬元。從細則來看,遂昌縣獎勵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等的45萬元中,包括一次性房票補貼30萬元;生活津貼3萬元/年,可享受5年;而對于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以上兩項獎勵數額分別為50萬元和5萬元/年,享受5年。
實際上,這個數額并不算大。廣東省陸豐市是個縣級市,其人社局一位負責人才引進的工作人員,向介紹了該市的人才引進政策:
按照《陸豐市人才計劃》規定,引進正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給予崗位補貼、安家費、房票補貼共150萬元;引進副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給予崗位補貼、安家費、房票補貼共60萬元;引進高級技師給予崗位補貼、安家費共35萬元;引進全日制博士給予生活補貼、安家費、房票補貼共150萬元;引進全日制碩士給予生活補貼、安家費、房票補貼共35萬元。
用補貼吸引、留住高級人才,只是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人才爭奪戰中通行的策略。
國考前,安璐璐在海邊為自己畫的加油畫
2待遇并非最優選項
收入雖然是影響人才就業意愿的重要因素,但在公務員編制面前,收入也可以讓步。
安璐璐在國考上岸前,曾經參與過多次不同城市的人才引進報名,最近的一次,她已經通過了廣州某區的人才引進計劃面試。當時對方許諾給她的待遇,是綜合各種補貼后,一年總包30-35萬的薪資待遇,另外,單位還會為引進人才提供兩年的保障房住宿。
安璐璐畢業于上海某知名院校的經管類專業,身邊有不少研究生同學都選擇了報名參加各地的人才引進計劃。去年7月秋招開始時,她和身邊的同學們就已經開始一邊投簡歷,一邊備戰考公,至于人才引進計劃,只是在備戰的過程中穿插進行的保底措施。
據安璐璐了解,在她身邊通過人才引進選拔的同學當中,幾乎絕大部分都拒絕了人才引進,最終前往互聯網企業或金融行業,像她一樣一心一意進體制,最后通過考公上岸的也有,但并不算多。
相比人才引進計劃給出的待遇,安璐璐選擇的稅務局崗位,一年收入只有20萬元左右,對她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水平”。至于她身邊那些進入企業的同學,最高的拿到了50萬元的,最低的也在20-30萬元之間浮動。
但在安璐璐眼里,公務員編制足以彌補收入上的不足。人才引進的那家單位曾給出過承諾,說三年以后,可以根據工作表現將國企編制轉為公務員編制,可安璐璐覺得,這種承諾始終存在不可知的風險,“編制上面的話,現在實打實的肯定會比未來承諾的要更好一些”。
承諾沒有全部兌現,也是張瑤產生離職念頭的原因之一。在進入單位工作一年后,她發現當初公告上寫的補貼和待遇幾乎全都沒有實現。比如承諾的職級、薪酬全面縮水,這讓張瑤有了“打碎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吞”的感覺,“沒處說理去”。
更讓張瑤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身邊那些非人才引進途徑進來的同事,都認為她剛進入單位就享受著極“高”的待遇,經常有意無意向她表達著“羨慕”。
3體制內職場文化難適應
錯誤的認知,往往來自信息不對等。
在進入體制以前,張瑤曾經對體制內抱有過很多遐想。彼時,她在一間知名互聯網企業工作,從事的職業雖然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密切相關,但正是這種過強的關聯,快速透支著她的熱情,“上班在追熱點,下了班也在追熱點,上班的節奏和思考方式會影響下班時候的狀態,也不能很純粹地作為一個消費娛樂的觀眾去欣賞了”。
張瑤迫切希望找到一份能讓自己從這種狀態中抽身的工作,讓興趣愛好與謀生手段相剝離,對于這份新工作,她的期待是穩定,時間上相對寬松一些,可以心安理得地純粹享受生活。進入體制,在當時的張瑤看來,是距離這個目標最近的選擇之一。
從這個角度上看,人才引進計劃確實是最優解:待遇還算可觀,相較于公務員考試,招聘的流程又比較簡單,筆試和面試的難度更低,很多地方甚至沒有筆試,只需要面試。
但相較于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公務員考試,人才引進政策選拔后的崗位分配,具有更多不可控因素,在最終結果公布前,候選人只知道自己會進入的單位,但很難準確知曉自己會面對的崗位和工作內容。
進入單位前,張瑤覺得這種“開盲盒”的模式并不是問題,“在哪個單位工作都一樣,只要進來了就好”。但隨著實際工作開展,她越發感覺到幻滅,以及對體制內職場文化的不適應。
首當其沖的是加班問題,張瑤過去以為體制內的工作都是朝八晚五,周末雙休,但進來后發現也有很多急活,也需要平時和周末加班,甚至有一些部門常態性加班,燈經常亮到晚上11點以后都不熄。
而更讓她感覺難以適應的,則是體制內過于密切的“人際關系”。張瑤不是單身,同事們很關心她什么時候和男朋友結婚,每次張瑤尷尬地回應說自己還在考慮,不想太早結婚,一些上了年紀的同事立刻現身說法,勸誡她“老大不小了,該考慮結婚的事了”。
復雜的“辦公室政治”,也讓張瑤疲于應付。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比工作本身更能消耗她的精神,“可能在哪兒都有的情況,但在這里是比較容易看到的”。
4以年為單位策劃“逃離”
和在社會企業之間的跳槽不同,進入體制以后,離開的阻力會大上許多。
張瑤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貼子,發貼的網友自述了一次失敗的“逃離”。這位女生拿到心儀的企業,便直接向自己的領導遞上辭職信,在和領導的談話中,對方先是試圖挽留,發現談不攏就卡了她的離職流程。
更讓這位女生感到無措的是,她的父母在知道這件事后不僅不支持,還開始對她施壓,要求她撤回辭職申請。無奈選擇繼續留下后,她面對著領導的小鞋,以及同事們的風言風語,同事們說,這個女生是為了刷存在感才故意搞這么一出。
看過這個貼子,原本一心想換個環境的張瑤,不得不對自己的離職計劃做出長遠的打算,“如果我要提辭職,可能也會面臨著這些事情”。
在她看來,離職這件事的周期或許需要按年計算,除了尋覓下一份工作留出退路,她還需要找到合適的理由提前安撫父母,以及做好領導的思想工作,預備足夠長的過渡交接期,等單位找好能替自己的人再走。
張瑤的高中同學陳淼,則提前預見到可能存在的阻力,在和張瑤同一批入選老家華南某沿??h級小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以后,她直接選擇了放棄,“人生不要那么早進到一個你很難擺脫的地方”。
陳淼研究生畢業后,一直從事著文化行業,經歷過私企、國企,目前在一間非營利性機構工作。在她看來,在體制外跳來跳去的壓力沒有那么大,她還可以在35歲的“最后底線”之前做出更多的職業嘗試,但一旦進入體制,跳出來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會很高,“所有人都覺得你有毛病,會對你投去質疑的眼光?!?/p>
陳淼參加人才引進面試時,當地提供的飲食
到現在,陳淼還清楚記得那年參加選拔的情況,2020年12月底,她回到老家準備面試,發現和自己同批入選的近700名候選人里,自己熟悉的高中同班同學就有5個,剩下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認識的本地人。
在面試現場“偶遇”后,陳淼和老同學們相約著喝過奶茶,又一起在熟悉的街道上散了步,除了放棄互聯網行業回老家的張瑤,陳淼還對另一位同學選擇人才引進計劃的原因印象深刻——這位同學已經是當地某區級單位的公務員,他想通過這次機會,踏上進入市一級的門檻。
直到離開老家,再次回到繁忙的一線城市,陳淼才逐漸意識到,人才引進政策可能存在的缺陷,“你可以想明白有哪些人會去報人才引進并且留下來的,很大一部分是本地人,外地人選擇來這種小地方是要做很多考量的”。
5值得借鑒的陸豐模式
如何讓人才留下來安心工作,是執行人才引進政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針對這個問題,作為縣級市的廣東陸豐市,在“搶人大戰”中收獲頗豐,并形成了一套值得借鑒的方法。
根據陸豐市人社局給出的數據,自2020年至2022年,陸豐市引進相關人才1257人,其中教師583人,醫護人員348人,其他市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9人,鄉鎮所屬事業單位217人。在引進的人才隊伍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達到127人,占比超過10%,這些行業人才主要服務于教育行業、醫療行業、政府機關單位以及企事業單位。
除了發放補貼,為了留住人才,陸豐市還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對于新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配偶愿意在當地就業的,可由用人單位或組織、人社部門按照“對口對應”原則安置。在未就業之前,用人單位可參照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為其發放最長不超過1年的生活補貼。隨遷的在義務教育階段或學齡前子女,無論其戶籍是否遷入陸豐,均可享受本市戶籍學生同等待遇,由教育部門按照相關政策安排就讀公辦學?;蛴變簣@。
據陸豐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稱,在人才引進方面,他們總結出了近年來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一方面,中高級職稱人才、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難以引進;另一方面,涉及農業、水務、畜牧、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事業單位人才,在每次的招考工作中招收效果都不理想;另外,偏遠及交通不利的事業單位報考人員較少,且部分人員因單位生活條件差而選擇放棄,或是調離。
針對上述問題,陸豐市也積極制定了進一步措施:
加大人才引進招聘工作的力度,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招聘活動,進一步促進線上線下信息匹配對接,打造“多渠道”、“多維度”的人才引進服務體系;
與高校強強聯合,公費定向培養中小學教師試點工作及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工作,鼓勵高校優秀大學畢業生返陸就業;
對高精尖缺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及愿意扎根服務基層的人才適當放寬招聘條件限制,開辟“綠色通道”,建立相應激勵機制,促進人才資源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動。
在人才政策的不斷優化下,這兩年來,陸豐市引進的中高層人才中,留在當地安心工作的占了絕大多數。陸豐市人社局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他們還將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100名,引進大學畢業生6000名。
6體制不該只是“避風港”
剛剛進入體制的安璐璐,覺得如今這股“宇宙盡頭是體制”的浪潮背后,是年輕人群體性的焦慮。
而張瑤則覺得,大環境沒有那么嚴峻,這種對體制內過度的向往和追捧,實際上是輿論塑造出來的一種異化。
在她身邊,有不少一畢業就進入體制這個“避風港”的更年輕的同事,他們出于大環境的影響,放棄了做更多嘗試的機會,“可以理解他們,但我希望自己有勇氣跳出這種競爭,這種功利性的路徑當中,如果那個時候還是覺得想從政,想要做一些公共的事業,為老百姓做出一些貢獻,我覺得沒問題?!?/p>
萌生了離開體制想法以后,張瑤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回到體制內,她希望到那時候,自己能在工作中發現更多的意義感和價值。
對于把體制內當作避風港、金飯碗的邏輯,陳淼非常厭惡,在她看來,如果進入體制的人是為了錢和鐵飯碗去坐上人民的公仆位置,“社會是不會好的”。
在拒絕人才引進的機會以后,陳淼把進入體制列進了人生規劃當中,最近,她在關注鄉村振興議題,也認識了一些進入鄉村基層工作的朋友。
在陳淼看來,前往云南、貴州這些地區,到真正的基層去做一些實事,或許是進入體制更好的選擇,“保持理想主義是最難的,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但我希望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一些”。
―END―
?。ㄏ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