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也能批發?
前段時間,湖南邵陽學院發布一則博士人才引進的名單和待遇公告后,直接被推上了輿論風口。
公告顯示,邵陽學院擬引進23名博士,其中每位博士引進費35萬元,科研啟動費15萬元,過渡性租房補貼14.4萬元,不需解決配偶工作的增加引進費20萬元,每位博士的引進共花費84.4萬元,合計1906.8萬元。
通過引進高學歷人才,來促進教學質量和整體科研水平的提升,推動院校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各家高校都在做的事情,本來也是很稀松平常的。
然而,再細看一下公告內容后,相信很多人都會不淡定了——這23名博士,都來自一所名為菲律賓亞當森大學的高校。
絕大部分讀者應該都從來沒聽說過這所大學,而且提起菲律賓,大家普遍的印象是發展水平比我們落后許多,既不是教育強國,更不是傳統的留學目的地。
此前我國的留學熱潮,學生的去向基本上都是海外發達國家的著名高校,出國留學也由此被稱作“學歷鍍金”。
那么,這所位于菲律賓的亞當森大學的博士學歷到底有無含金量?
一般來說,國際公認的四大世界大學排名是: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和ARWU軟科排名。
但在除了QS排行榜外的其他三大榜單中,亞當森大學都“榜上無名”,在2022年QS的亞洲高校排行榜上,菲律賓亞當森大學也只排到了第651位。
所以,從學校綜合實力的角度來看,亞當森大學博士的含金量,確實需要打個大問號。???
在QS中國的官網上,亞當森大學的研究成果水平被注明為“Low”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1月,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官網就曾發布一則對部分國外院校學歷學位認證加強審查的公告,共羅列了五所高校,其中就有亞當森大學。
根據公告的補充說明,這幾所高?!盀榱擞?,借疫情的緣由增開大量在線課程”,“通過降低錄取條件、畢業要求或縮短學習時長等方式,大肆招收中國學生就讀,并聲稱不需出國就可以輕松獲得海外文憑”,“涉嫌變相售賣文憑,嚴重侵害了留學人員利益”。
換句話說,亞當森大學已經是被官方定性過的涉嫌“售賣文憑”了。
那邵陽學院引進的這23名菲律賓博士,顯然也是難與“高層次人才”扯上關系,更不值得花1900萬高額經費來專門引進的。
在引發輿論強烈批評之后,湖南省教育廳在7月24日發布情況通報,認為邵陽學院在博士人才引進等方面存在不當做法,已責成邵陽學院糾正不當做法。
至此,這次事件似乎已告一段落。但是,這種批量引進水博的現象卻并不是個例。
隨后河北邢臺學院也被曝疑似存在批量引進“速成博士”的情況,涉及的13人均為韓國高校博士,專業里竟然還有所謂的“中國學”。
中國人去韓國讀中國學的博士,這件事離不離譜先不細說,其實早在2018年,一所韓國地方大學就被查出招來中國留學生讀全日制博士,卻安排他們在12天內就修完一個學期的課程。
不會韓語也沒關系,學??梢赃M行漢語翻譯,甚至有直接用中文授課的課程,上課時間還“貼心”地安排在了中國每年寒暑假的時候。
2019年,韓國三大報紙之一的《東亞日報》更是直接指出,“來韓留學拿速成博士學位,韓國恐成中國的‘學歷工廠’?!?/p>
入學和畢業基本無門檻,17萬元左右的學費加上均價1.8萬元的中介費,相當于20萬元左右就能買到一個博士學位,可不就是能稱得上“學歷工廠”嗎?
當學位淪為一門生意,注水就成為常態,含金量自然也大打折扣?,F在一個的現實是,通過搜索引擎,以“速成博士”為關鍵詞,馬上就能搜出很多相關廣告。
這類廣告主打“學制短”“門檻低”“通過率高”“國內認可”,可以說,速成博士已經成為了一條實實在在的產業鏈。
沒有辦法的“辦法”?
部分人想走捷徑,蒙混過關地提升學歷,倒是不難理解,但一些高校居然還愿意花高價來引進這類水博,就讓人有些看不懂。
邵陽學院的一名二級學院院長曾對媒體表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確實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的比例,對以后升級為大學、申請碩士點都有幫助?!?/p>
這的確是很多高校選擇引進水博的原因。
自1998年以來,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就在不斷擴大。經過近十五年的擴招,2007年的毛入學率已達23%,我國也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并且在這輪高校擴張的過程中,許多碩士和本科學歷的畢業生都加入到了高校教師的行列。
初期“走量”的擴張式發展獲得成效,但短期內高等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也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和高校債務風險問題突出,所以到了2010年前后,多數高校的擴張逐漸畫上句號,競爭的焦點轉移為“提質”的內涵式發展。
而高等教育質量的競爭,逐漸外化在了高校更名、申請博士點的爭奪和對科研項目的追逐上。
因為學院如果要更名為大學,或者要申請碩士點、博士點,必須在師資隊伍、辦學經費、基礎設施等方面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這些標準也的確是提升學校辦學實力最直接最顯著的表現。
比如,《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明確規定,稱為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專任教師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
《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2020年)》也規定,如果要申請碩士點的話,除藝術體育類院校外,高校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教師的比例不能低于25%。
也就是說,在我國,不論是申請碩士點還是晉升大學,教師的博士學歷占比都是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標,如果達不到這個比例,更名、申碩以及申博肯定就沒戲。
已經有研究發現,高校更名有顯著的積極影響——可以拓展辦學空間,吸引優秀的師資和生源,提高辦學水平等等。而如果始終無法更名或晉升的話,在日漸激烈的高校競爭面前,也勢必會陷入積弱境地,甚至被淘汰出局。
所以,很多學校都會想方設法提升學歷水平,中專升格為高職高專,高職高專變為本科院校,本科院校申報碩士點、博士點,而教師隊伍的博士學歷占比是其中一個繞不過去的門檻。
解決辦法也很明確,引入博士就行了,可問題就在于,地方高校如果要靠自己的辦學實力和資源條件來吸引優秀博士畢業生加入,是很難的。
而且別忘了,早先以本科生、碩士生學歷加入高校師資隊伍的這些群體,還占了大量的編制。
另外,國內外博士的申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要申請歐美國高校的博士,不僅有績點要求,還要有外語成績、推薦信、個人簡歷、研究計劃和研究成果等,光是材料的準備,沒有半年至一年是搞定不下來的。
而且博士的培養周期也十分漫長,正常攻讀完一個博士學位,往往需要花費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或者直接面臨無法順利畢業的風險。
也正是因為這樣,博士是相對稀缺又具有含金量的學歷水平,所以,即使現任教師一番苦讀拿到博士學位后,多半都會選擇跳槽去更好的平臺。
所以,一些地方院校的晉升困境便在于,想要高學歷的博士人才,對外的吸引力還不夠,而對內讓在職教師正兒八經讀個博士學位,難度高、耗時長不說,大概率還留不住。
“速成博士”背后的產業鏈
那有沒有一種省時省力、效果還很顯著的解決方法呢?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學??礈柿酥袊鴩鴥雀咝=處熜枰焖偬嵘龑W歷的市場機會,開始與中國高校開辦博士生聯合培養項目,幫助其對教師進行學歷提升。
這些海外學校的共同特點是,學校并不知名,辦學環境質量也一般,博士的入學和畢業門檻都不高,時間通常僅需兩年左右。
最關鍵的是,這類學校所授的文憑是能得到我國相關部門承認的,所以讀什么專業、在哪里讀、讀了多久的影響并不大。
就拿邵陽學院來說。去年5月,申碩動員大會上的發言中指出,攻堅2023年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關鍵一步”,“必須背水一戰”。
今年,邵陽學院花1900萬引進水博,被輿論攻擊“不值得”,可人家圖的本來就不是什么高水平人才,而是他們的博士名頭。
雖然含金量低,但能用來完成申碩指標,這就足夠了,而且在職教師拿到這種博士學位后,大多也不會跳槽。
既然僅需要一紙文憑,那就是個“花錢買學位”生意層面的事情了。在某學校的聯合培養項目的宣傳材料中,甚至還直接寫明:“提供一條教師晉升講師和高級講師獲取博士學位的快速途徑?!?/p>
這些項目不僅提供中文輔助教學,安排到寒暑假集中授課,疫情期間甚至不用出國,直接在家上網課就能拿文憑,現在綜合的價格在12萬左右,包含留學服務費和博士項目的學費,還順帶把翻譯、作業和論文槍手代寫等相關利益鏈也帶動了起來。
花十幾萬元輕松拿到博士學位后,再作為高學歷人才被引進,就能拿到數十萬元的“安家費”,這筆賬,怎么算都不虧。
據媒體采訪的一位相關留學中介透露,確實有許多國內的高校在職教師去菲律賓、馬來西亞提升學歷,他們多是高職大專、本科院校的老師,占到了她所接觸到的留學群體的70%—80%;作為留學中介,他們甚至會被請到一些二本高校為教師們開留學講座。
許多老師讀博期間有在職工資,因為學校是很支持老師們出去速成博士學歷的,有的學校甚至還可以報銷費用。
這次被曝光的邵陽學院和邢臺學院,引進的速成博士,也基本都是原來就在學校任職的老師,可謂“自產自銷”。
這些學院的野路子走得太舒坦,便越發在舍本逐末的路上越走越偏了。
邵陽學院事件曝出后,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張博士表示,2021年他在邵陽學院官網看到招聘食品安全方向博士的信息,而自己的論文也是食品安全方向的,本以為“門當戶對”,曾兩次投遞簡歷,都被拒絕。
當第二次收到被拒的郵件以后,張博士就沒再聯系該校。結果卻是,邵陽學院放著985對口專業博士不要,反而招聘了哲學、教育學的菲律賓博士來做理工科老師。
在媒體對邵陽學院某二級學院院長的采訪中,他提到:“如果是來應聘的,不對口專業的老師肯定不要,但自己學院送出去的,我們必須要接收?!?/p>
這樣的操作不止邵陽學院,也不止一兩所學校,這條“速成博士”的產業鏈,更堪稱“三贏”好手段。
教職工輕松拿到博士學位,作為高學歷人才被高價引入高校繼續任職。高校的博士占比和國際化水平均得到提升,能以新碩士點新大學的身份獲得更多競爭優勢。海外高校則賺到了持續不斷的生源和學費。
“質”與“量”的協調
看似是一個“三贏”的局,但從本質上來說,“速成博士”就是教育功利化的產物,一些院校為了獲得更多辦學資源,片面追逐學歷指標,結果本末倒置。
此前韓國學歷工廠被爆出后,中國大使館立即針對此類問題與韓國教育部進行了交涉,韓方隨即要求高校嚴格管理大學學位制度,涉事大學也停止了該項目。
菲律賓亞當森大學也已被列進“學歷學位認證加強認證審查”名單,如果不改變“速成博士”的操作,保障博士培養質量,大概率會淪為學歷不被認證的“野雞大學”。
現在,邵陽學院事件之后,在輿論監督的壓力下,相信監管部門會進一步強化學歷認證,遏制混文憑的水留學,不再為“速成博士”留下操作空間。
而另一方面,“速成博士”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也在于,當下高校的管理和評價體系過于教條和僵硬。學歷指標的硬門檻達不到,就無法獲取更多辦學資源,也無法升級為大學、申請碩士點、博士點等。
學歷只是能力的標簽之一,能力是本,學歷是末。但在這樣的規則下,一旦有高校本末倒置,學歷注水,以假亂真走了捷徑,不僅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
因為如果學校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地去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的比例,注定是耗時耗力還不一定有成效的,也會因此喪失很多發展機遇,從而落后于其他走了速成博士捷徑的學校。
但當博士學歷被異化為形式主義的標簽,就會徒增虛名,而無真才實學,這樣的高校,哪怕師資博士普及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也是誤人子弟的教育“豆腐渣工程”。
從這個角度看,要加強我國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速成博士顯然并不可取,高校的考核指標必須杜絕“水學歷”,更要擺脫“唯學歷”論。
不過,破除“唯學歷”論,并不是不看學歷。
就在前段時間,北大王寬誠講席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被曝出了博士學歷造假。
在陳春花簡歷中列示的愛爾蘭歐洲大學,被扒出其實只是一所“野雞大學”——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查詢,經愛爾蘭高等教育政府主管部門認可的正規大學有25所,其中并沒有該所學校。
對此,陳春花回復稱,她曾告知過北大國發院自己的博士學位并未認證,而北大國發院更看重的是其管理研究價值與實踐經歷,所以通過了對陳春花的引進決定,在北大人事系統中,陳春花的學位認證材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學位。
在輿論的關注下,事件持續發酵,目前,北京大學已終止了陳春花的聘用合同,北大教授學歷造假的事件似乎也落下帷幕。
但和速成博士事件類似,查出陳春花一人學歷造假并不是關鍵。邵陽學院其院其事、陳春花其人其事,不過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我國尚不健全的高校發展與考核體系。
據“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57.8%,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發展階段。
如果從毛入學率5%算起,我國實際上只用了25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高等教育從精英到大眾、再從大眾到普及的增長過程,發展速度遠超其他國家。
這種跨越式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使我國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也面臨著許多未完善的問題,在“質”與“量”的協調發展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而一個較為完備的發展體系,必然需要時間的長期積淀與實踐的反復試錯。我國高等教育要實現“高質量”增長,還需要解決發展方式、系統結構、發展動力等一系列問題,這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發展階段面臨的新課題。
參考來源:
羅志敏,楊瀏祎.制度變遷與規則流變:普及后階段我國高校的生存境遇及可能演化[J].江蘇高教,2022,(04):36-43.
趙婷婷,郭曼瑞.“量”與“質”: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增長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07):1-10.
劉志林.高等教育層次結構與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5):120-126.
武任恒.高層次人才(博士)引進對中部地區普通高校發展的效果研究——以江西某高校為例[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5,(01):95-103.
林利勝.高校擴張帶來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J].教育評論,2014,(08):21-22.
央視新聞網:《韓國淪為中國“學歷工廠”:博士速成12天修完一學期》
央視新聞網:《揭秘海外速成博士:畢業門檻低于國內費用12萬元左右》
法制日報:《“速成博士”緣何被追捧》
新京報:《引進“速成博士”為何屢屢出現?》
觀察者網:《巨資“批發”東南亞博士,四線城市高校走不出的怪圈?》
上觀新聞:《揭秘海外“水博士”:疫情期間甚至不出國就能拿學歷_上觀新聞》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