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世界僅中國實行著嚴格的戶籍制度。
城鄉二元結構下,戶籍將人口劃分成城市人和農村人,實行著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造成了兩種社會身份和地位的差別。
雖然朝鮮、貝寧兩個國家參考學習了中國的戶籍制度,但這兩國也沒有在農民和工人之間劃出差異性鴻溝。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城鄉二元體制和戶籍制度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阻礙。
即使暫住證和居住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城鎮居民和進城務工人員戶籍差別矛盾,但是涉及到子女教育、住房和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仍無法一視同仁。
除此之外,人們在不同城市中遷徙工作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長居某個城市而因高落戶門檻無法獲得“官方身份認同”。這樣阻礙了勞動力的流入,進而制約城市發展。
圖片來源:明察宏觀
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44.4%,“人戶分離”人口達2.8億。
戶籍制度制約勞動力流動,造成勞動要素錯配,阻礙了經濟發展。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強調加大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推進力度,推動未落戶城鎮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
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這份文件頒布以來,不少城市陸續放開放寬的落戶門檻。
近日,中央又頒發了兩個重磅文件,未來城市格局將大洗牌。
4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
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同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通知:
督促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
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在不斷改革推動下,各地落戶門檻消失或降低,中國的戶籍制度,逐漸變了。
那么,到底哪些城市全面放開落戶,哪些城市放寬落戶門檻呢?
從中央發布的政策中,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這意味著三四線小城市基本上實現零門檻落戶了。
那么,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和I型大城市,還有超大特大城市,有哪些?
圖片來源:國民經略
大多數省會城市都屬于I型大城市,屬于放寬落戶限制范疇,包括哈爾濱、長春、合肥、濟南、昆明、大連、長沙、太原、寧波、南寧、蘇州、廈門和福州。
特大、超大城市有條件可以取消郊區和新區落戶限制,個別還可以放寬落戶限制,包括武漢、成都、重慶(主城區)、東莞、南京、杭州、鄭州、西安、沈陽、青島、深圳、天津、深圳和廣州。
為什么不提北京和上海呢?
北京正在進行騰籠換鳥,意思是“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發展定位的企業、產業,換上會下金蛋的鳥”,近年來人口連年負增長。
北京戶籍人口管控非常嚴格,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及以上才有資格積分落戶。
上海市落戶難度應該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因為上海定位金融中心,對人口素質有高要求,不會輕易降低落戶門檻。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放開放寬落戶的門檻的大城市有:沈陽、南京、蘇州、南昌、廣州、天津、重慶、青島。
市場上,各地放開放寬落戶門檻,通常被稱為“搶人大戰”,也意味著搶樓市接盤俠。
新增的落戶人口可以避開限購政策,帶來新的購房需求。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2020年以來,全國已有近60個城市發布了與人才相關的政策,僅3月份就有約20個城市發布了各類人才政策,其中大部分都與購房相關。
一邊降低落戶門檻吸引人才,一邊給人才發放購房或住房補貼,救市意圖十分明顯。
可巧的是,同時也響應了中央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號召,可謂一舉兩得。
相信,未來放開放寬落戶門檻的大城市會越來越多。
人才有限,各地得抓緊搶了!
參考資料來源:國民經略、明察宏觀
來源:搜狐焦點原創欄目《樓市相對論》@樓市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