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大城市為吸引人才,紛紛在戶籍政策“下功夫”,落戶門檻越來越低,人們在工作地安家的想法也更容易實現。近日,中央發文表示,2021年戶籍制度將進一步升級。
到底將對目前我國戶籍制度做出哪些改動?對全國各地人口自由流動以及城市發展有什么助力?是否對仍在升溫中的樓市有影響?今天帶著這些問題,小招分析一波。
一、戶籍制度改動,城市間將實行落戶積分累計互認
1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提出將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推動實行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積互認,也就是將在都市圈或者城市群的內部,實行落戶積分累積互認。
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我國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實行該政策。2020年4月,相關政策提到將會在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先行試行。其中廣州率先在政策中提出,在長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戶積分,能夠在廣州獲得累積認可。而蘇州則表示除了積分累積互認外,居住證年限以及社保年限也能累積互認,給居民們的落戶提供更多便利的條件。
之所以推動該政策,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異地工作人數不斷增加。即使在異地成功購房,但由于各類問題導致戶口無法順利遷入,“人戶分離”帶來難以享受當地教育、醫療等福利的諸多問題。
本次行動方案將會推動全國具備條件的城市繼續實施累積互認的政策,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的制度,有序引導城市間人口流動及落戶。
二、哪些城市有望率先迎來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廣州在此前已經自行提出相關政策,但本次行動方案試點城市中并不包含超大以及特大城市,也就是說人口數量在500萬以上的城市暫時不享有該政策。
據統計,我國超大城市有北京、深圳、上海、重慶、廣州以及天津6個城市,而特大城市則有東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鄭州、西安、濟南、沈陽、青島10個城市。行動方案之所以將這些城市排除在外,原因在于這類城市目前的人口量負擔較大。拿四大一線城市舉例,城鎮化率都在80%以上,而急需通過人口流動促動發展的應當是300萬-500萬常住人口的城市。
根據住建部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300萬-500萬常住人口的城市一共有14個,像是哈爾濱、長春、寧波、廈門、福州、蘇州等等。業內人士認為,這類常住人口多的城市比較需要戶籍制度的加速落地,因此判斷搶先出臺戶籍同城累積互認的城市可能會是這部分城市。
三、戶籍制度變動是否將對我國樓市產生影響?
在戶籍同城累積互認的加速出臺下,是否會對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再次刺激呢?
先來看看超大以及特大城市。雖不能以戶籍同城累積互認吸引落戶,但其它城市在實施該政策后,能夠有效吸引這部分城市的居民遷出,緩解超大以及特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在人口合理流動后,房價上漲的壓力或許將有所緩解。
對于300萬-500萬常住人口城市,更加寬松的落戶政策自然會吸引更多人購房安家,房價或將出現一定的升溫。但從今年開始,全國各地就在陸續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未來購房方向將會偏向“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價格上漲有望得到抑制。
本次戶籍同城累積互認的加速推行,將能有效解決城市間的人口自由流動問題,未來人們受戶籍限制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弱。而超大以及特大城市人口壓力減弱后,房價或將降溫,其余城市在調控的輔助下,房價上漲的問題相信也能得到有效抑制,促進我國各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