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上海戶口,政府出錢幫你建房,甚至還會每年給你發錢,但條件是你必須背井離鄉,在上海安家落戶,這事擱你身上,你會愿意嗎?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的好事,誰不愿意誰就是傻子,然而,這個在今天聽起來很誘人的條件,在二十年前卻是一個噩耗,2000年8月13日,往日人煙稀少的江邊擠滿了人,這些人中有人搖著扇子看熱鬧,有人將行李往船上搬,有人則哭泣著與家人道別.
原來,這是重慶云陽縣的首批三峽移民,這600多人即將乘坐江渝九號前往上海崇明,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從此便要去陌生的異鄉打拼,看著昏黃的長江,不少人眼露迷茫。張學云便是這600人之一,他是云陽南溪鎮人,夫妻倆之前都在廣州打工,張學云本想著,去上海后,他便不去廣州打工了,就在上海本地找工作,這樣離家近一些,也能省些路費.
然而真的到了上海后,他卻是一直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樣下去可不行,于是,到崇明半年后,張學云在村民的幫助下蓋了個豬棚,養豬補貼家用,就這樣,張學云開始了養豬生涯,從此,夫妻二人的生活便開始繞著豬圈打轉,上午,張學云去市場賣豬肉,下午,則給豬喂飼料,清理豬圈,一天從早到晚,幾乎沒有停歇,就這樣,日子在重復的勞作中過去。
然而,生活并非總是一帆風順,2006年年底,一場豬瘟令張學云幾乎虧掉所有儲蓄,夫妻二人只得從頭再來,學知識學技巧,自己摸索著怎么給豬打疫苗,就這樣,原本只想著補貼家用的張學云,逐漸變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的養豬專業戶。
轉眼,十五年過去,張學云家的豬棚已蓋得極大,他們一家也住上了小洋樓,張學云驕傲的說,憑硬干的話,他算是同批移民里最富有的,然而,當被人問起他現在是否算小康時,張學云卻搖了頭,上海的消費太貴,張學云始終不能松下心神,張學云道,待到什么時候他攢的存款能夠讓兒子在上海買房了,他便什么時候退休。
然而,此時張學云的小兒子才剛剛五歲,而這十五年來,張學云夫妻倆起早貪黑,,他們手上都起了厚厚的繭子很多時候,凌晨兩點,張學云便要起床去屠宰場取殺好的豬,之后再去菜場擺攤,下午回家又要接著忙碌,而在母豬生產時,張學云夫妻倆更是直接睡在了豬棚里,就為了能時刻盯著照顧著,半點也消停不得。在張學云女兒看來,父親這樣實在太過辛苦,她曾多次勸父親退休,可張學云卻始終放心不下,十五年勤勤懇懇,他已忙碌慣了,真讓他停下來,他反而會憂心。
栗紹福也是移民中的一員,他本在云陽縣政府工作,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他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帶著妻兒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崇明,到崇明后,栗紹福妻子很快找到了工作,她先后在棉花廠和電子廠各上了五年班,栗紹福十年間也不停做著各種工作,異地他鄉,夫妻二人還算能夠適應。
然而,從家鄉來到崇明,對于他們的兒子栗宇來說卻是一項極大的挑戰,他十四歲初中畢業移民來到上海,開學后直接上了高一,然而,重慶與上海存在的教學差距讓他根本跟不上,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不僅如此,就連交流于他而言也成了難題,學生們大多都說上海方言,他語言不通,無論上課還是交友都成了難事,上課聽不懂,漸漸地,栗宇也有些自暴自棄了,等后來語言熟悉的時候,再想追也趕不上進度了,高考時,栗宇只考上了一所大專,但好在的是,大專畢業后,栗宇又憑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有了本科學歷,如今,他已經是一名建筑設計師了。
這十五年來,他們一家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都改變了很多,更令人悲傷的是,因為年輕時干活太賣力,在來到崇明的第十一年,栗宇母親重病離世,妻子的離世令栗紹福頗受打擊,妻子離世后,他漸漸意識到,掙再多的錢其實都是虛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也慢慢放緩了生活節奏,到如今,兒子已經工作,他沒了什么憂慮,便安心過起了退休生活,干一下地里的農活,空閑時釣魚,栗紹福的日子過得十分悠閑。
如果說張學云與栗紹福是移民中的中年與老年的話,那么接下來的這對夫妻便是典型的青年了,在2000年移民時,張林夫妻只有二十二歲,夫妻二人帶著只有兩歲的兒子,就這么坐著船去往了遙遠的異鄉,得知兒子要移民到那么遠的地方去,張母直接哭成了淚人,在兒子走后,她更是連做生意的心情都沒有了,就擔心兒子會受苦。
一年后,擔心兒子的張母去了崇明,她帶了很多東西過去,臘肉、骨頭、土豆等,整整帶了好幾百斤,就擔心兒子在那邊會吃不上肉,對于張母的這番做法,張林夫妻頗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看到張母到來,他們更多的卻是高興與感動,背井離鄉,獨自在他鄉打拼,誰都會有思念家鄉的時候,張林妻子說,從前的崇明江邊的水是咸的,他們移民過去的人吃不慣用咸水做的粥,那時好多人都為此哭了,張林妻子雖然沒有哭,也還是會為此感到心酸。
如今,十五年過去,張林兩歲的兒子已經在上高中,他們還得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提起這十五年經歷時,張林夫妻十分看得開,他們覺得自己畢竟是年輕人,吃點苦也沒關系,在談到經濟問題時,夫妻二人也十分看得開,他們也不與周圍鄰居攀比,只要能夠吃得飽,孩子能穿得暖,他們便覺得滿足了。
中國人素來,安土重遷,若非迫不得已,沒有人會選擇背井離鄉,中國幾十年的發展,變化實在太大,但在這變化的歷史瞬間,有的人我們不能忘記,就比如這120萬的三峽移民,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才換來了今天的發展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