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是我們每個人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因此,每個民工都必須繼續繳納社會保障金。但生活中總會有意外,突然失業,換工作過渡期,打算獨立就業等等,沒有公司為自己繳納社保時應該怎么辦?
去一些網絡平臺搜索,就能發現,很多人都會選擇“掛靠社?!?。
“我把社保掛靠在朋友那里,可不可以辦理”
“某寶上的社保掛靠能信嗎?”
“我失業了,但把社保一直掛靠著,就不會斷繳了”
類似于上述各種問題,“掛靠社?!彼坪跏且环N靈丹妙藥,可以解決社會保障中斷支付。只要你找個地方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所謂的“掛靠”真的就穩固嗎?
真實事例:“掛靠社?!北涣P數萬元!
最近,深圳對一家公司的行政處罰引起關注。原因是公司通過偽造證明材料向7名無勞動關系人員辦理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受到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行政處罰。按每人6000元標準處罰,7人罰款4.2萬元。
看到這里,有些人可能會再次冒險。他們認為附屬社會保障的調查只是附屬公司的懲罰,對個人影響并不大,但在讀以下案例后,你不會這么認為。
廣東省珠海市一名女員工因社保被判處1年罰款1.5萬元!
馮在A公司工作,但A公司一直為他購買最低社會保障。馮懷孕后,為了獲得高額醫療保險,他要求A公司停止保險。他找到B公司虛構工作關系和高薪,并支付社會保障金。馮某生下孩子后,享受了珠海市社保局支付的生育津貼6萬元。后來,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報案,馮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罰款1.5萬元。
可以看出,虛構的勞動關系與社會保障有關,并不是許多人認為無害的小事,而是一種高風險的行為,涉及違法犯罪、罰款甚至判刑!
個人與公司掛靠社保的風險是什么?
在過去,沒有法律明確判斷附屬社會保障的行為,所以很多人都很幸運,邊球覺得他們的行為不涉及違法行為,但他們不能再在未來的法律邊緣進行測試!
2022年2月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其中第三十二條明確將“社保掛靠”列為“騙?!毙袨?,自2022年3月18日起實施。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于公私財產欺詐。
你以為便宜的“掛靠社?!?,會給個人與企業帶來哪些風險。
個人風險
1、涉嫌騙保,情節嚴重的要入刑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或其他手段騙取社保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保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欺詐公私財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罰款;特別巨大或者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沒收財產。
2、漏繳斷繳
如果社會保障隸屬于小企業,人力資源工作者一般都有幾份工作,事情很復雜,很有可能出現斷繳、漏繳的情況。甚至有些小公司騙取保費不上繳,導致個人社保長期斷繳,影響個人利益保護。如果關聯單位捐款逃跑,參保人將遭受重大損失。
3、加重經濟負擔
關聯單位不會無緣無故地幫助繳納社保,好處也不會減少。關聯單位除了承擔所有的社會保險費用外,還需要向關聯單位支付大量的關聯費用,這自然會給濟負擔。
此外,雖然關聯人員支付了很多錢,但由于與單位沒有事實勞動關系,相關待遇肯定不能享受,糾紛不能受到勞動法的保護。
4、可能會被納入失信人員名單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向職工繳納社保之前,必須與職工有正常的就業或勞動關系。
如果沒有勞動關系,實際上是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非法參加社會保險。201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社會保險領域嚴重不誠實人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將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非法參與社會保障、辦理社會保險業務20余人或2萬余元列為社會保險嚴重不誠實人員名單。
企業風險
事實上,不僅個人關聯者有損失保險金的風險,關聯的企業也有被非員工騙取工資和福利的風險。
1、隱瞞事實和謊報的風險
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規定,隱瞞事實、謊報、隱瞞、出具虛假證據、隱瞞、銷毀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警告,可以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因虛假勞動關系參保而建立的社會保障關系無效。同時,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損失,社會保障審計部門也將追回損失,也可以根據情況的嚴重程度處理企業和企業負責人,構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2、騙取工資和福利待遇的風險
企業為個人辦理社會保障附屬后,表示與這些人建立勞動關系,附屬人員有權要求單位支付工資。當雙方不再簽訂合同時,附屬人也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和其他費用。在關聯期間,如果關聯方發生工傷事故,企業應承擔的金額遠遠超過關聯方支付的金額。
附屬社會保障對個人和企業都有很大的風險,從罰款到判刑。對于個人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我們應該選擇合法的方式支付社會保障;對于企業來說,沒有必要為附屬費冒這個大風險。如果不想斷繳社保,盡量不要裸辭,或失業期間可以嘗試靈活就業,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員工社保。詳情請咨詢當地社保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