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深圳之后,杭州落戶政策呈現收緊信號!
近日,杭州市宣布調整大學畢業生落戶政策,取消全日制大專學歷者直接落戶資格,全日制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必須先繳納社保方能落戶。
深圳、杭州相繼收緊落戶政策背后有原因幾何?未來,是否有其他超大特大城市進行跟進?對此,中國城市報記者進行了相關梳理和采訪。
圖源:中國政府網。
多地調整人才政策
日前,杭州市公安局發布《關于調整杭州市大學畢業生落戶政策的公告》稱:
自2021年10月15日(含)起,落戶政策調整為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學歷者(本科45周歲以下,不含45周歲;碩士50周歲以下,不含50周歲),在杭州市區落實工作單位并由用人單位正常繳納社保的可以落戶杭州市區;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55周歲以下,不含55周歲)學歷者,可享受“先落戶、后就業”政策。具體申請指南另行公布。
記者注意到,與過去相比,此次杭州落戶新政呈現出兩大變化:
一方面,取消了大專生直接落戶的資格。在此之前,35周歲以下、繳納社保、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士可直接落戶杭州。
另一方面,碩士必須先繳納社保方能落戶。在此之前,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先落戶,后就業”政策,如今碩士生和本科生同等落戶門檻,需要在杭州落實工作并正常繳納社保后方可落戶。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并非今年首個收緊落戶政策的超大特大城市。5月25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戶籍遷入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在多個層面釋放落戶收緊的信號,如將核準類學歷型人才的底線要求調整為全日制本科,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
在此之前只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埔陨蠈W歷,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人員即可在深圳核準辦理人才引進遷戶。換句話說,如今僅擁有大專學歷的人士無法再直接經核準落戶深圳,而需要通過人才引進積分入戶的渠道落戶。
此外,廣州雖然沒有收緊落戶政策,但收緊了引進人才的其他利好政策。
2019年12月,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該通知顯示工作半年以上的各類人才、持有廣州市人才綠卡或經區認定的人才親屬以及港澳居民和新加坡居民均可購買一套商品房。今年8月2日,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為該區上述人才購房政策畫上了句號。
圖為2019年杭州市(新春)人才交流大會。新華社施健學攝
背后原因各有側重
此次杭州收緊落戶政策意味著什么?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收緊落戶政策一方面有助于規范各類購房行為,減少短期內人才進入,即便來杭也不能馬上買房,在樓市需求側實現有力調控,促進樓市供需平衡;另一方面,此前杭州近似“零門檻”落戶,定向吸收人才相對較少,此次政策調整將進一步優化杭州城市人才結構。未來并不是有相關學歷的人都可以落戶杭州,與杭州城市發展戰略相匹配的人才或許更受歡迎。
記者注意到,在收緊落戶的同時,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調整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的公告》,調整博士研究生生活補貼標準,畢業時間為2021年10月15日(含)之后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補貼標準由5萬元調整為10萬元。
多地調整人才政策的原因是否一致?
張波認為多地收緊落戶政策的原因相似,不過城市間又各有側重?!捌渲?,深圳或將樓市調控視為第一要務。廣州、杭州則側重城市人才梯度建設,同時也考慮到跟樓市調控相關的因素?!睆埐ㄕf。
以深圳為例,張波分析,深圳收緊落戶政策很大程度上基于整體樓市調控。深圳樓市一度過熱,較低的落戶門檻一定程度上刺激深圳樓市走向高房價、高成本。
不過,張波也提醒,深圳本身吸引大量人口進入的政策走向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不同于北、上、廣,深圳是一座新興移民城市,其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推動。未來,深圳在人才結構方面還會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在不同城市的產業布局進行適當調整。
此外,在受訪專家看來,部分城市收緊落戶政策與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密切相關。
今年5月,《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發布,提出“引導和控制人口增長”,至2035年規劃常住人口規模1500萬人左右。
結合杭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未來15年杭州市人口增長空間為306萬人,小于2010年至2020年10年間324萬人的增量。
相比之下,深圳更接近“人口天花板”。今年6月,《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草案)發布,提出到2035年基于資源環境緊約束的現實狀況,綜合考慮城市宜居水平,按照1900萬常住人口規模配置較高品質住房以及基礎教育設施。
深圳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深圳2020年常住人口已達到1756萬人。這意味著,未來15年,深圳的人口增量空間大約為144萬人,年均增量空間不足10萬人。
圖為某城市人才招聘會現場。朱俐娜攝
人才政策趨向何方
各個城市的人才儲備已經進入新階段。
張波認為,當下城市人才儲備已經進入到2.0階段。在1.0階段吸引人才落戶的政策相對粗放,落戶“無門檻”或接近“無門檻”,城市對人才定義相對寬泛。在2.0階段城市將結合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情況,以及自身產業結構調整方向進行有目的引才。
在張波看來,2.0階段有三個特征,分別是城市吸引跟城市產業結構相匹配的人才;不同規模層級的城市對人才的學歷層次要求有所差異;跟人才匹配的相關政策會相應調整。
“例如一座城市如果將高端芯片產業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該城市或將針對從事此類產業的人才在配套服務、購房補貼等方面調整相關政策?!睆埐ㄅe例說。
繼深圳、杭州相繼收緊人才政策,是否還會有其他城市跟進?對此,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持否定觀點。
“我國現在發展中心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趨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除個別超大特大城市收緊落戶政策外,預計包括天津、重慶、成都、武漢、南京等在內的全國主要城市不會放松對人口資源的競爭?!焙鷦偡治?。
胡剛認為,這種情況下,未來三四線城市會繼續有一部分人口流出。由于我國三四線城市總體人口較多,這種人口流動短期內不會對三四線城市產生明顯影響,不過北方地區三四線城市會面臨一定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勇向中國城市報記者表達了相似觀點:“北上廣深已達到城市規模效應的臨界值,不再是規模越大效率越高,相反邊際效應遞減。目前,除北上廣深以外,我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還需要人口不斷集聚助力城市經濟發展?!?/p>
事實也確實如此。今年9月,武漢發布新的落戶政策,男性不滿45周歲、女性不滿35周歲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在新城區、功能區就業創業的,連續繳納養老保險6個月以上,即可落戶。
當下正是秋招時節,高校畢業生如何選擇在合適的城市安家置業?張波建議,高校畢業生要明確自身未來發展定位,在此基礎上選擇更加合適的城市。不同的城市產業結構往往存在差異,畢業生在選擇未來意向就業的城市時,尤其要了解當地主力發展的產業。
“比如畢業生未來想從事航天制造可選擇去西安,想從事芯片研發可選擇去上海,想從事互聯網電商可選擇去杭州,總之要清楚城市的主力發展產業,跟自己專業興趣匹配,并非一定要去一線城市或所謂的熱門城市?!睆埐ńㄗh。
記者:邢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