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記者楊麗萍
人才是“第一資源”。今年3月,我市重磅出臺人才新政——《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20個方面81條178個政策點,在人才安居保障、給各類人才“松綁”、落實人才自主權、優化人才服務等方面大膽突破,打破束縛人才發展的條條框框,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努力營造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政策環境和社會土壤,再造特區人才競爭力新優勢,再創“孔雀東南飛”。
半年過去,人才新政的落實情況到底如何?來自市委組織部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若干措施》178個政策點中,已落地實施的達122個,占68.5%,正在推進實施的56個,占31.5%。
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呈爆發式增長
隨著人才新政各項政策點的落地實施,我市的人才引進半年來呈現出“三增長”的良好勢頭。
首先是杰出人才引進取得了突破性增長?!度舾纱胧诽岢鑫磥砦迥晟钲谝M院士等杰出人才15名左右,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已引進全職院士5人,其中發達國家院士1人,實現零突破。此外,還有1名全職院士正在洽談引進,4名雙聘兩院院士已經引進。目前我市的全職院士總數達到16人。
而且自3月份以來,我市新增認定的國家級以上高層次人才總量達去年認定量的2.38倍,新增認定杰出人才總量相當于前3年認定量的總和。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已累計認定高層次專業人才6118人,其中杰出人才22人,國家級領軍人才261人,地方級領軍人才1681人,后備級人才4154人。
其次,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呈現爆發式增長。以中央“千人計劃”為例,今年深圳申報第13批“千人計劃”的人數達到303人,比去年申報數207人增長46%,創歷史新高。同時,1-8月全市新認定“孔雀計劃”人才388人,其中A、B類人才增長顯著,共76人,比去年同期50人增長52%;開展了三批孔雀團隊申報,截至目前,申報團隊數量已達143個,是去年全年申報總數94個的1.52倍。
基礎性人才引進也得到持續性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市新引進高校應屆畢業生6.5萬,為去年全年總量7萬的92.9%;在職人才5.9萬,為去年全年總量6.6萬的89.4%;
海外留學人員6594人,為去年全年總量7038人的93.7%,其中辦理入戶深圳手續4239人,同比增長超過50%。
“預計今年全市引進的高校應屆、在職人才、海外留學人員數量,均有望超過去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市基礎性人才吸引力下降的問題?!笔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2名杰出人才獲贈住房
對當前特區人才反映強烈的高房價問題,《若干措施》除繼續堅持和強調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配租配售力度等現有政策外,還提出多方面的新措施或強化措施,使得人才安居保障力度更大、形式更豐富。今年7月,我市還出臺了《關于完善人才住房保障的若干措施》,未來五年將為人才提供30萬套住房。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面向人才供應保障性住房套,占全市保障性住房供應總量的73.4%。今年以來全市發放高層次人才和新引進人才安居補貼共3.2億元。
《若干措施》提出,杰出人才可選擇600萬元獎勵補貼,也可選擇面積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選擇免租住房的,在我市全職工作滿10年、貢獻突出并取得本市戶籍,可無償獲贈所租住房或給予1000萬元的購房補貼。來自市住建局的消息,截至今年9月30日,深圳共為10名杰出人才提供免租入住住房,其中有2名承租住房的杰出人才經市人才安居聯席會議審議同意獲贈住房。
同時《若干措施》規定符合條件的其他高層次人才,在享受相關獎勵補貼的同時,可選擇最長3年、每月最高1萬元的租房補貼,或選擇免租入住最長3年、面積最大150平方米的住房。市住建局的最新消息稱,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共向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配租免租入住住房16套;共受理22名領軍人才租房補貼申請,其中15名人才的租房補貼已發放。
在《若干措施》中,最受人才關注的是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補貼,即給予新引進入戶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才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補貼,其中本科1.5萬元、碩士2.5萬元、博士3萬元等。據了解,由于涉及新老政策銜接及國家有關規定,目前仍未落地實施。
社會化職稱評定職能全部轉移至行業組織
人才管理市場機制作用發揮不充分、用人主體自主權落實不到位,人才評價機制不科學、不完善,是近年來被人才詬病的另一問題。針對此,《若干措施》在釋放市場活力和發揮用人主體積極性方面取得了明顯突破,提出落實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用人自主權,在高校、衛生系統探索建立與崗位管理相銜接的職稱制度,將社會化職稱評定職能全面下放給具備條件的行業組織;在新型研發機構、大型骨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開展職稱自主評價試點,建立高層次人才市場化認定機制等。
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消息,目前這項工作進展順利,社會化職稱評定職能已全部轉移至行業組織。而且首創高層次專業人才評價選拔“舉薦制”,發掘青年創新創業人才,通過成立人才舉薦委員會,經舉薦委員會舉薦,在計算機、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產業領域產生了首批6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
此外,還通過建立用人主體“自主評價”制度,在富士康、中興通訊、燃氣集團等開展技術技能人才企業自評;同時,建立行業組織“業內評價”制度,委托33家行業組織承接57個評委會共114個專業的職稱評審等,構建了社會化、多元化的人才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