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兒子走得更遠一點”
紀錄片《人生第二次》迎來收官,這一季的主人公仍然給我們展現了什么“人生百態,我的努力不是掙扎,這是我的生活觀”。收官篇讓這位母親走上了微博熱搜——“為兒子留深上學42歲媽媽自考本科”。
“來了就是深圳人”吸引了多少人來逐夢。
主人公黃妹芳是一位42歲流水線工人,同時也是一位母親,正如很多深漂人一樣都面臨這一個問題——落戶。
她來到深圳已經六年,明年孩子就要升初中,可是她的落戶積分只攢到80分,距離45歲以下100分的入戶資格還有一定距離,為了能夠讓孩子繼續在深圳讀書,她選擇自考本科湊落積分。
三年前她參加了深圳總工會的“圓夢計劃”拿到了大專文憑,有了60分的落戶基礎,按時繳納社保封頂30分。
根據深圳的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深圳市核準類和積分類人才引進及入戶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的說明中可以看出非全日制本科學歷積分是75,比大專學歷會高出15分;
信息來自深圳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官網
除此之外,中級職稱搭配??坪痛钆浔究?,也會有10-15分的差距(按征求意見稿采納情況反饋參考)
之所以讓黃妹芳堅持落戶的原因是她與她的丈夫深刻地認識到,地區教育水平的差距。
在深圳9.9元就能夠讓孩子體驗一次擊劍課,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深圳中考政策中要求深戶460分以上便可以讀高中,非深戶則需要500分以上,與其賭孩子的學習天賦,不如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教育隔閡鏟平!
在我們傳統觀念中,只要有了孩子,父母之后的生活就是圍繞著孩子打轉,一切計劃中要先將孩子的部分安排得清楚明白。
不少父母本身學歷就不高,認清社會殘酷現實之后才明白“學歷為王”,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成材的渴望更加急迫,因此更會創造一切條件讓孩子去讀書,學區房也好,積分落戶也罷,對他們來說都是值得的。
像黃妹芳這樣的父母還有很多,當然為了落戶選擇通過學歷提升提高籌碼的人也有很多,放眼每座城市的入戶要求,通篇充滿了對人才的渴望;
但是,由于深圳人才引進審批類窗口,一直處于關閉狀態,讓很多目前持有非全日制大?;虮究圃谑值娜藛T,遲遲未能成功入戶;
而深圳入戶新政策具體何時落地,目前不得而知!
希望新政策能盡快落地!
熱門評論如上,對此,大家如何看待?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