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大件事訊見習記者王童記者陳蓉日前,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明確大城市落戶政策進一步放寬。有專家認為,該政策可能會分流部分深圳人口至周邊珠三角城市,但總體對深圳的人口和房價的影響均很弱。另外,若要解決深圳這種超大城市的內部問題,應繼續加快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優化城市產業布局,使灣區城市達到協調互補。
深圳人口在千萬級以上,是超大城市。南都資料圖
或分流小部分深圳人口至周邊城市
根據全國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廣州與深圳人口在千萬級以上,均為超大城市;東莞和佛山去年的常住人口分別為839.22萬和790.57萬,屬于特大城市;而珠海、惠州、江門、肇慶等珠三角城市的人口規模則達到了Ⅱ型大城市的標準。
《任務》中規定,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此次政策調整體現了一個趨勢——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戶政策并未收緊,而是在放寬。一直以來,深圳在吸引外來人口落戶方面不遺余力,并實現了高校應屆畢業生等4種人才落戶“秒批”,成為人才流入的熱土。據統計,2018年深圳通過“秒批”接收了9萬余名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接收人數的83.9%,預計此后人才落戶“秒批”政策每年將惠及20多萬各類來深就業創業人才。記者梳理深圳市統計局文件數據發現,深圳戶籍人口遷入人數已經連續多年領跑廣東全省,甚至領銜全國大中城市。
然而,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指出,“政策和深圳沒太大關系?!薄度蝿铡分刑峒暗蘑裥痛蟪鞘泻廷蛐痛蟪鞘邪◤娝木€城市到弱二線城市,意在為這些城市化到了一定階段、生活較為便利、人口還不算擁擠的城市,通過放寬落戶條件,吸引到更多的人,在加快這些城市發展的同時,減輕超大城市壓力。
宋丁表示,此次政策發布對深圳的影響,更多的是形成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對深圳人口流入的競爭?!翱赡苡胁糠忠魅肷钲诘娜丝?,要轉到這些城市去了?!钡?,目前來看,深圳的落戶政策比較寬松,加上這些年來深圳吸納人口的速度,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會有一些沖擊,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
本次放寬落戶對深圳房價影響不大
該政策發布對人口的影響是否會作用于深圳的房價呢?宋丁認為,房價長期看人口已在業內形成共識。他以常住人口為例進行了舉證。他指出,每年的凈增人口指的是常住人口,深圳地面生活的實際人口(包括在深停留3天以上的人口)為約2500萬,其中約1300萬是常住人口和約1200萬是流動人口?!邦A計未來每年有30-50萬人轉為常住人口”,既然政策對人口的影響不大,推導來看,政策發布對房價的影響也不大。
不過他還表示,深圳的落戶政策依然有放松的空間,畢竟與北上廣相比,深圳的常住人口中,戶籍比例太低,影響人口結構的合理性和城市公共服務配置的協調性,該問題需抓緊解決。
繼續加快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
一直以來,高房價成為年輕人能否在超大城市留下來的一大障礙。首都經貿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葉堂林認為,超大城市的高房價問題,可通過深入推進城市群發展、培育現代化都市圈的途徑來解決。且《任務》中也要求加快推進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智庫研究與信息部部長鄭宇劼在上月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也曾提出,從城市圈的角度來解決高房價這一城市發展難題,用高密度的軌道建設,使城市圈成為一個通勤圈。他認為,“要把深圳的發展納入到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當中?!?/p>
根據《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深圳將規劃建設10號線東延線。深圳地鐵10號線東延線是聯系平湖、東莞鳳崗及大運新城的普速線路,主要功能為加強龍崗中心城與平湖、坂雪崗的聯系、促進深莞一體化。
另外就地鐵14號線延伸到惠州的問題,深圳市發改委日前還曾向《民心橋》節目聽眾解釋,惠州目前尚不具備申報建設地鐵的條件。但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9〕328號)“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軌道交通適當向周邊城市(鎮)延伸”,深圳市將在五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中就軌道14號線惠州段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并積極與惠州市相關單位溝通協調,推動軌道14號線惠州段盡快報批。
優化城市產業布局,灣區城市協調互補
葉堂林表示,人口的涌入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房價上漲,但龐大的人口數和高房價,也會引發一定的“外溢效應”。隨著灣區內城際交通趨于發達,“潮汐式通勤”現象將凸顯,而這種通勤形式也會帶來深圳與周邊城市間早晚高峰擁堵。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之間沒有一定的功能分工?!彼J為,若要緩解這種擁堵,就要在優化城市產業布局上下功夫。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應把城市非核心的部分疏解到周邊城市,以帶動周邊城市產業發展和人口集聚。
按照《任務》中“分類引導城市產業布局”的要求,以提升城市產業競爭力和人口吸引力為導向,健全有利于區域間制造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引導城市政府科學確定產業定位和城際經濟合作模式,避免同質化競爭。
此外,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