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電視臺財經節目《對話》中,武漢市長關于武漢大學生零門檻落戶,特別是8折買房租房的言論引起了極大的討論熱度,從“搶人大戰”到“搶人才大戰”傳統意義上的二線城市玩法已變。
⊥1110⊥
武漢市長萬勇在節目中提到,武漢作為科教大市,在校大學生120萬,幾乎是全球最多的城市。而每年人才的留存卻只有幾萬,多則10萬,龐大的人才流逝一直是武漢市的痛點。
為此武漢市研究出臺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經過大量的調研,得出了人才的三個敏感點或者最關心的問題。
第一收入;第二購房;第三落戶;
為此分別出臺了
1、大學生最低年薪指導標準:??粕?萬、本科生5萬、碩士生6萬、博士生8萬。
2、低于20%購買到保障房和租到租賃房,也就是炒得比較熱的8折買房。
3、落戶零門檻,大學生大專生40歲以下,博士碩士不受年齡限制。
筆者實際上參看幾個省特別是傳統意義上的二線城市,現在所謂的新一線城市的人才政策,發現形勢主義“搶人”現象嚴重。
長沙提出五年吸引100萬人才的目標;南京將人才分為6類,分別給予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公租房、購房補貼等待遇;成都推出“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后就業”,實施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制度,對來成都應聘的外科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入住的青年人才驛站……
相比武漢的人才政策有非常專業的營銷思維,有切實的需求調查,有客戶痛點,有一錘定音的方案和執行。拋去最低年薪指導標準和零門檻落戶(現在很多省都有這樣的政策),在8折購房租房這一塊,我們特地咨詢了武漢的一些朋友,得到了肯定的回復。
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擁有武漢市戶籍,在武漢創業就業滿1年;家庭在武漢無自有住房,且3年內無住房交易記錄的,可申請購買1套大學畢業生安居房。
畢業3年內的大學生,擁有武漢市戶籍,家庭(未婚大學生的家庭指本人及父母;已婚大學生的家庭指大學畢業生本人、配偶及子女,不含父母)在武漢無自有住房的,可申請大學畢業生租賃房。
目前我們還未了解到安居房排隊情況,但租賃房700元/月單間,800元/月雙人間確實已經有人租到。別忘了武漢的房價均價在2萬4,城市的平均租金價格一般都和房價呈正向關系。
這樣的租金即便在當下鄭州都是比較吸引力的。
在報道中資深人力資源公司總監表示武漢市這樣的人才政策在武漢企業去外省校招以及常規招聘會的時候對人才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而目前在15個新一線城市的調查統計排名中,武漢已經大學生首選城市第一名。
⊥1110⊥
在大部分城市鼓勵落戶,和僅僅推出引進高端人才補貼的時候,更注重人才的城市在2018年或者更早時候已進入2.0的人才政策。
以離我們最近,城市狀況最為相似的西安為例。
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史上最寬松”戶籍準入新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對戶籍準入條件作出重大調整,可概括為“三放四降”?!叭拧奔捶砰_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放寬對“用人單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即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降低買房落戶條件、降低長期在西安市區就業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
西安市公安局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全年新遷入西安落戶的人口總計25萬余人。
2018年2月1日,西安戶籍新政再次升級(被稱為2.0版),個人落戶一站式全辦結,通過學歷、人才、投資納稅落戶的,即便是落在集體戶上,也可同步完成舉家遷入。3月5日,網絡“掌上戶籍”綠色通道正式運行,即憑學歷落西安社區集體戶,只需通過網絡“掌上戶籍室”提交資料即可。
戶籍新政2.0版最大的亮點是門檻更低、流程更優、限制更少、效率更高,將學歷落戶、人才落戶(高級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的審批權、制證權,從窗口、派出所、分局、市局逐級審批下放到第一線,所有個人落戶申請均可在戶籍窗口進行“一站式”辦理,當場辦結。
如果我們將落戶視為一項服務的話,西安市已經在優化流程無限,提升用戶體驗方面遙遙走在了其他競爭對手的前列。
搶人才突出的是一個“搶”字,前段時間火爆網絡的女博士9分鐘落戶西安,即便是政府形象的事件營銷,也可以看出來西安在“搶人”上下了一番功夫。
最新數據表明,自2018年1月1日至3月9日,新落戶西安的人口總數達14萬人,僅兩個月落戶人數接近去年2017年的60%。
和武漢相同,西安也是科教大市,作為中西部核心城市,西安在過去培養了大量的高端人才,然而因為城市經濟發展,就業限制等原因,人才的流逝現象亦非常嚴重,這是過去西安的一大痛點。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的朋友告訴筆者西安公安局戶籍部門已經開始針對各高校大學畢業生做像校招一樣的宣教,呼吁留在西安。你能想象鄭州市公安局戶籍部門在鄭州大學組織各畢業生宣教,呼吁留在鄭州么?
行動只是思維一角,但誰更重視人才可見一斑,搶人大戰早已開始,有人已提炮上陣,還有人在后臺磨槍打盹。
⊥11
諸如武漢,西安這樣瘋搶大學生,瘋搶人才的城市到底是在搶什么?
過去很多人說這是“韭菜運動”,很多城市的高速發展都依賴于暴力簡單有效的土地經濟,房地產還是建立在一定的供需之上。西安我們按照過去的城市發展情況,人口問題也比較大,我們一度判斷西安的可投資性比較差,事實上西安過去房地產一年的迅猛發展不僅與拆遷有關,更與戶籍政策和人才引進有非常大的關系。
留住一個年輕人就是留住一個家庭,一個家庭最少一套房子的邏輯也沒毛病。
但僅僅是這樣,有點片面。
換一種角度,這是二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在爭搶的第二波人口紅利。
中國近幾十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已經成為世界“奇跡”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紅利”。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優勢已經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富士康的成功就是最典型的縮影。其中河南一直是中原地區的勞動力大省,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很多城市輸出勞動力資源。
這是第一波人口紅利。
2013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里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開始預示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今后隨著老齡化加劇,中國的勞動力供應將會由結構性的相對短缺走向絕對短缺。
伴隨勞動力人口紅利消失的同時,時代在變化。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樊秀峰認為,我國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依賴的是廉價勞動力,也就是第一次人口紅利。目前,我國更多轉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大專以上的人才占比越高,享有的人口紅利肯定會越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目前各個城市爭奪的,其實是第二波人口紅利”。
第二波人口紅利用人才紅利的說法應該更加貼切。
人才的爭奪分為推、拉、留。
在2017年長征5號發射失利的時候,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位于北京的航天人,連房子都買不起,如何安心工作”,引起一片嘩然。但這也正是這個段子反應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超高的房價正在逐年逼走大量人才。畢竟地域之間的收入差距,和房價之間的差距相比,不值一提。
一線城市的人才被推出去了,這些新一線城市怎么拉過來?又同時將自己的人才留下來,防止被拉走是每個城市管理者需要貼心思考的問題。
新的時代競爭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移動決定了資本的移動。比如鄭州一直找不到一家一線的互聯網公司,沒有優質的人才土壤,而沒有一線的人才土壤,也缺少互聯網公司來鄭創業或者發展。
⊥1110⊥
對于河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省會城市鄭州來說,需要走的路也很長。
2017年11月23日,鄭州召開“智匯鄭州”人才新政發布會,正式公布“智匯鄭州”人才工程“1+N”政策體系。這也被稱為鄭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包括中專以上畢業生“零門檻”落戶、三年內向符合條件的就業創業者發放每月最高1500元的生活補貼、向符合條件的在鄭首次購房者發放最高10萬元的購房補貼等。
但從觀察角度來看,結果未必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優秀。
我們前段時間做了一個鄭州校畢業生的流向做了抽樣調查。
鄭州大學2017屆三個文科類畢業班,畢業生人數157人,離開鄭州市前往外地工作的人數有74人,占比47%。
河南農業大學今年的一個畢業班,班額68人,離開鄭州市前往外地工作的有42人,占比62%。
在抽樣調研的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師范學院、鄭州航院、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的包含文理工等學科8個畢業班中,34%的畢業生流向外地。
更尷尬的是用人力資源的說法是一大部分留守鄭州的大學畢業生主要是因為和其他城市的畢業生相比競爭力太弱。
西安、武漢高校眾多,而鄭州只有一個211,基本上都是靠省內政策傾斜和全省人口紅利支撐,對省外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而省內最后培養的人才又留不住,這才是痛中最痛。
大學生初次就業之后,城市感情這一塊顯性作用比較明顯,一般沒有太大像北上廣一樣的生存壓力的話,留守初次工作城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7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2018年將更多,鄭州又能獲得多少人才?
栽下梧桐樹,引來鳳凰棲。
一味的引鳳凰,沒有梧桐樹,才是當下鄭州最大的軟肋。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成功都并非偶然,冥冥中有其絕對邏輯,對于一個拼命汲取發展的城市也是這樣。
鄭州發展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一線城市,需要思考的還很多。